低速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4页 |
| ·引言 | 第10页 |
| ·电火花线切割机床的分类 | 第10-11页 |
| ·低速走丝线切割机的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外低速走丝线切割机发展现状 | 第11-12页 |
| ·国内低速走丝线切割机发展现状 | 第12页 |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本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14页 |
| ·研究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 第12-13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 | 第13-14页 |
| 第二章 低速走丝线切割机控制系统硬件的总体设计 | 第14-25页 |
| ·硬件体系结构 | 第14-15页 |
| ·系统概述 | 第15-16页 |
| ·硬件平台的搭建 | 第16-21页 |
| ·运动控制卡 | 第16-17页 |
| ·输入/输出接口卡 | 第17页 |
| ·进给伺服系统 | 第17-21页 |
| ·外围信号的分配 | 第21-24页 |
| ·手控盒、操作面板设计 | 第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第三章 低速走丝线切割机控制系统软件的总体设计 | 第25-37页 |
| ·系统的任务划分及多任务并行处理的实现 | 第25-26页 |
| ·系统的任务划分 | 第25-26页 |
| ·多任务并行处理的实现 | 第26页 |
| ·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26-28页 |
| ·系统的软件结构概述 | 第26-27页 |
| ·本系统的软件结构 | 第27-28页 |
| ·系统的软件分析 | 第28-30页 |
| ·功能需求分析 | 第28-29页 |
| ·功能模块的划分 | 第29-30页 |
| ·系统主界面设计 | 第30-32页 |
| ·控制系统的多线程设计 | 第32-36页 |
| ·线程的基本操作 | 第32-33页 |
| ·线程的同步机制 | 第33-34页 |
| ·控制系统的线程安排 | 第34页 |
| ·控制系统多线程的实现 | 第34-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四章 低速走丝线切割机运动控制的实现 | 第37-57页 |
| ·引言 | 第37页 |
| ·系统中数据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37-38页 |
| ·系统内部数据流 | 第37页 |
| ·数据预处理方法的选择 | 第37-38页 |
| ·语法检查模块的设计 | 第38-47页 |
| ·系统数控代码格式的定义 | 第38-39页 |
| ·语法检查中的数据结构设计 | 第39页 |
| ·语法检查模块的实现 | 第39-47页 |
| ·译码模块的设计 | 第47-53页 |
| ·数控程序代码结构分析 | 第47页 |
| ·数据存储结构设计 | 第47-49页 |
| ·译码模块的实现 | 第49-53页 |
| ·译码结果的处理 | 第53-56页 |
| ·本章小节 | 第56-57页 |
| 第五章 控制系统监控模块的设计与实现 | 第57-70页 |
| ·引言 | 第57页 |
| ·研华卡、运动控制卡程序设计简介 | 第57-60页 |
| ·研华PCL-812PG 数据采集卡程序设计要点 | 第57-59页 |
| ·运动控制卡程序设计要点 | 第59-60页 |
| ·手控盒监控程序的设计 | 第60-62页 |
| ·操作面板监控程序的设计 | 第62-64页 |
| ·放电状态检测 | 第64-69页 |
| ·多媒体定时器介绍 | 第64-66页 |
| ·PC 与脉冲电源的串行通信 | 第66-68页 |
| ·放电状态检测的实现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0-72页 |
| ·总结 | 第70页 |
| ·展望 | 第70-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致谢 | 第74-75页 |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