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6页 |
| 目录 | 第6-9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7页 |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 ·联合收割机概述 | 第10-12页 |
| ·谷物主要收获方法及联合收割机的意义 | 第10-12页 |
| ·联合收割机的分类 | 第12页 |
| ·谷物联合收割机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2-14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小结 | 第15-17页 |
| 第二章 数字化设计及虚拟样机技术 | 第17-29页 |
| ·现代设计概述 | 第17页 |
| ·数字化设计技术 | 第17-18页 |
| ·数字化的内涵 | 第17-18页 |
| ·数字化设计的内涵及地位 | 第18页 |
| ·基于特征的数字化建模技术 | 第18-19页 |
| ·特征造型的定义 | 第19页 |
| ·基于特征的设计 | 第19页 |
| ·参数化设计 | 第19-21页 |
| ·参数化设计理论方法 | 第20页 |
| ·三维参数化技术 | 第20-21页 |
| ·虚拟样机技术 | 第21-27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优势 | 第22-23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典型应用 | 第23-24页 |
| ·功能虚拟样机技术 | 第24-25页 |
| ·虚拟样机技术的软件环境 | 第25-26页 |
| ·多刚体动力学方法 | 第26-27页 |
| ·小结 | 第27-29页 |
| 第三章 割台参数确定及运动分析 | 第29-45页 |
| ·联合收割机总体参数分析 | 第29-31页 |
| ·割副 | 第29-30页 |
| ·作业速度 | 第30页 |
| ·生产率 | 第30-31页 |
| ·拨禾轮性能参数及运动分析 | 第31-37页 |
| ·拨禾轮运动轨迹 | 第31-32页 |
| ·拨禾轮的运动分析 | 第32-37页 |
| ·拨禾轮的结构参数 | 第37页 |
| ·往复式切割器性能分析 | 第37-42页 |
| ·切割原理 | 第37-38页 |
| ·切割器主要零部件 | 第38页 |
| ·割刀运动分析 | 第38-41页 |
| ·割刀惯性力分析 | 第41-42页 |
| ·输送搅拢运动分析 | 第42-44页 |
| ·螺旋推运器运动分析 | 第42-43页 |
| ·伸缩拨指机构 | 第43-44页 |
| ·小结 | 第44-45页 |
| 第四章 割台实体建模及参数化数字样机系统开发 | 第45-61页 |
| ·割台实体模型的建立 | 第45-50页 |
| ·偏心拨禾轮模型建立 | 第45-46页 |
| ·切割器模型建立 | 第46-47页 |
| ·输送搅拢实体建模 | 第47-48页 |
| ·割台壳体建模 | 第48-49页 |
| ·割台总成装配 | 第49-50页 |
| ·专用CAD二次开发技术 | 第50-51页 |
| ·COM开发技术 | 第50页 |
| ·Solidworks的API对象简介 | 第50-51页 |
| ·利用VB进行Solidworks二次开发的一般性步骤 | 第51页 |
| ·割台参数化数字样机系统具体实现 | 第51-59页 |
| ·零件参数化设计系统开发 | 第52-55页 |
| ·总成驱动参数的选取 | 第55-57页 |
| ·系统菜单及窗口开发 | 第57-59页 |
| ·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五章 割台运动学、动力学仿真分析 | 第61-75页 |
| ·虚拟样机软件软件ADAMS简介 | 第61页 |
| ·拨禾轮运动学仿真 | 第61-66页 |
| ·样机模型处理 | 第61-63页 |
| ·拨禾轮运动仿真 | 第63-66页 |
| ·仿真验证 | 第66页 |
| ·往复式切割器仿真及分析 | 第66-72页 |
| ·切割器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67-69页 |
| ·切割器惯性力仿真研究 | 第69-72页 |
| ·输送搅拢的运动仿真 | 第72-73页 |
| ·小结 | 第73-75页 |
| 第六章 论文结论及展望 | 第75-77页 |
| ·论文结论 | 第75-76页 |
| ·展望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3页 |
| 附录A:割台参数化数字样机系统开发代码 | 第83-89页 |
| 附录B:本人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专利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