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轰热解合成纳米二氧化钛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22页 |
| ·纳米材料应用背景 | 第8-10页 |
| ·氧化钛的晶体特性 | 第10-12页 |
| ·氧化钛的化学物理特性 | 第12-14页 |
| ·光催化特性 | 第12-13页 |
| ·纳米TiO_2表面超双亲性 | 第13页 |
| ·纳米TiO_2的表面超疏水性 | 第13页 |
| ·紫外线吸收特性 | 第13-14页 |
| ·颜色效应 | 第14页 |
| ·光电转换特性 | 第14页 |
| ·纳米TiO_2制备研究现状 | 第14-20页 |
| ·溶胶—凝胶法 | 第15-16页 |
| ·水热反应法 | 第16-17页 |
| ·沉淀法 | 第17页 |
| ·微乳法 | 第17-18页 |
| ·氢氧焰水解法 | 第18页 |
| ·醇钛盐气相水解法 | 第18-19页 |
| ·醇钛盐气相分解法 | 第19页 |
| ·等离子体法 | 第19-20页 |
| ·本文研究内容及其重要意义 | 第20-22页 |
| 2 爆轰法制备纳米TiO_2实验 | 第22-25页 |
| ·实验原料 | 第22-23页 |
| ·检测与表征手段 | 第23-24页 |
| ·粉末X—射线衍射 | 第23页 |
| ·产物样品的比表面积以及吸附脱附能力表征 | 第23页 |
| ·晶体的形貌 | 第23-24页 |
| ·热分解性能 | 第24页 |
| ·纳米TiO_2的爆轰法制备 | 第24-25页 |
| 3 实验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25-36页 |
| ·原料在爆轰作用下分解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 ·不同初始原料配比对产物的影响 | 第26-36页 |
| ·对产物晶型以及晶粒度的影响 | 第26-28页 |
| ·对产物分散度及外貌的影响 | 第28-32页 |
| ·对产物比表面积以及吸附脱附能力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差热与热失重分析 | 第34-36页 |
| 4 爆轰参数理论计算 | 第36-49页 |
| ·爆轰现象 | 第36页 |
| ·炸药爆炸的特征 | 第36-37页 |
| ·平面正冲击波的基本概念 | 第37-40页 |
| ·爆热的理论计算 | 第40-45页 |
| ·爆温的理论计算 | 第45-49页 |
| 5 爆轰合成理论初探 | 第49-67页 |
| ·冲击破碎 | 第49-50页 |
| ·原料的热分解 | 第50-52页 |
| ·微粒热分解模型的建立 | 第52-60页 |
| ·颗粒的最终破碎过程 | 第60-65页 |
| ·本章小结 | 第65-67页 |
| 结论 | 第67-68页 |
| 参考文献 | 第68-71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71-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