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刑事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 中文摘要 | 第1页 |
| 关键词 | 第4页 |
| 引言 | 第4-5页 |
| 一、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研究的发展 | 第5-8页 |
| (一) 古代刑事被害人保护思想 | 第5-6页 |
| (二) 近代刑事被害人保护思想 | 第6-7页 |
| (三) 现代刑事被害人保护思想 | 第7-8页 |
| 二、刑事被害人概念的界定 | 第8-10页 |
| (一) 刑事被害人概念界定的各种观点及评析 | 第8-9页 |
| (二) 本文所研究的刑事被害人范围 | 第9-10页 |
| 三、加强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的必要性 | 第10-12页 |
| (一) 体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 第10-11页 |
| (二) 保护刑事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 第11页 |
| (三) 维护社会稳定 | 第11-12页 |
| 四、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比较分析 | 第12-17页 |
| (一) 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现状 | 第12-14页 |
| 1、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确立和发展 | 第12页 |
| 2、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 (二) 国外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可借鉴之处 | 第14-17页 |
| 1、关于被害人起诉权的规定 | 第15-16页 |
| 2、关于被害人上诉权的规定 | 第16页 |
| 3、关于被害人求刑权的规定 | 第16页 |
| 4、关于被害人知悉权的规定 | 第16页 |
| 5、关于被害人获得国家补偿权的规定 | 第16-17页 |
| 五、完善我国刑事被害人权利保护制度的思考 | 第17-30页 |
| (一) 完善被害人权利的保护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17-18页 |
| 1、人权保护优先原则 | 第17-18页 |
| 2、全面保护原则 | 第18页 |
| (二) 完善庭诉讼中被害人权利的保护 | 第18-27页 |
| 1、私权利被害人与公诉机关可共同作为被害方 | 第18-19页 |
| 2、被害人的独立起诉权 | 第19-22页 |
| 3、被害人的参与诉讼权 | 第22-24页 |
| 4、被害人的免受二次侵害权 | 第24-25页 |
| 5、被害人的独立上诉权 | 第25-27页 |
| (三) 完善诉讼后被害人权利的保护相关制度 | 第27-30页 |
| 1、建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 | 第28-29页 |
| 2、建立和完善对被害人的社会救助机制 | 第29-30页 |
| 结语 | 第30-31页 |
| 英文摘要 | 第31页 |
| 注释 | 第31-32页 |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 后记 | 第34-35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35-36页 |
|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 第36页 |
| 学位论文版权的使用授权书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