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50页 |
·前言 | 第11-13页 |
·过渡金属磷化物 | 第13-25页 |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性质 | 第13-14页 |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构型 | 第14-17页 |
·过渡金属磷化物的制备 | 第17-21页 |
·磷化物的催化性能 | 第21-23页 |
·磷化物表面性质的表征 | 第23-24页 |
·磷化钼的理论研究 | 第24-25页 |
·肼分解反应的研究现状 | 第25-37页 |
·肼分解反应简介 | 第25-26页 |
·肼分解催化剂体系 | 第26-34页 |
·肼分解机理研究 | 第34-37页 |
·论文工作设想 | 第37-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50页 |
第二章 实验总述 | 第50-58页 |
·磷化物的制备 | 第50-51页 |
·化学试剂和载体 | 第50页 |
·非担载型磷化物的制备 | 第50-51页 |
·催化剂肼分解的活性评价 | 第51-53页 |
·催化剂的表征 | 第53-55页 |
·BET 比表面积及孔分布的测定 | 第53页 |
·X 射线衍射(XRD) | 第53页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第53页 |
·程序升温还原(TPR)实验 | 第53页 |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第53-54页 |
·程序升温氧化(TPO) | 第54页 |
·透射电镜实验(TEM) | 第54页 |
·扫描电镜实验(SEM) | 第54页 |
·紫外可见光谱(UV-Vis DRS) | 第54页 |
·拉曼光谱(Raman Spectroscopy) | 第54-55页 |
·微量吸附量热实验(Microcalorimetry) | 第55页 |
·原位红外实验(In-situ FTIR)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58页 |
第三章 高比表面非担载磷化钼的制备和表征 | 第58-90页 |
·引言 | 第58页 |
·非担载磷化物前躯体的制备 | 第58-62页 |
·大比表面磷化钼的制备 | 第62-65页 |
·柠檬酸法简介 | 第62-63页 |
·大比表面磷化钼的制备步骤 | 第63-65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5-80页 |
·柠檬酸的作用 | 第65-71页 |
·MoP-CA0 和 MoP-CA2.0 的比较 | 第71-78页 |
·MoP-CA2.0 的稳定性 | 第78-80页 |
·CO 的微量吸附量热 | 第80-83页 |
·高比表面积 Ni P 和 Co_2P 的制备 | 第83-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0页 |
第四章 非担载过渡金属磷化物在肼分解反应中的应用 | 第90-115页 |
·前言 | 第90页 |
·肼的热分解反应 | 第90-92页 |
·单金属磷化物的肼分解活性 | 第92-97页 |
·单金属磷化物催化剂的表征 | 第92-93页 |
·单金属磷化物催化剂在肼分解反应中的性能 | 第93-95页 |
·H的微量吸附量热 | 第95-97页 |
·MoP 在肼分解反应中的考察 | 第97-101页 |
·不同钼磷摩尔比的 MoP 的活性 | 第98-99页 |
·不同比表面 MoP 上的肼分解活性 | 第99-101页 |
·MoP 和 M0_2N 在肼分解反应中的应用 | 第101-106页 |
·MoP 和 Mo N 的活性比较 | 第101-103页 |
·钝化态 MoP 和 MO_2N 的肼分解活性 | 第103-105页 |
·氨的微量吸附量热 | 第105-10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106-107页 |
·镍钼双金属磷化物的肼分解反应中的应用 | 第107-111页 |
·镍钼双金属磷化物的制备和表征 | 第108-111页 |
·钼镍双金属磷化物在肼分解上的应用 | 第111页 |
·小结 | 第111-112页 |
参考文献 | 第112-115页 |
第五章 担载型磷化钼上肼分解反应的研究 | 第115-133页 |
·前言 | 第115-116页 |
·催化剂的制备 | 第116页 |
·MoP/Al_20_3催化剂的表征 | 第116-118页 |
·MoP/Al_20_3催化剂在肼分解反应中的行为 | 第118-121页 |
·Al O载体上肼分解的空白试验 | 第118页 |
·MoP/Al_20_3催化剂上的肼分解活性 | 第118-121页 |
·肼在 Al_20_3担载的磷化钼和氮化钼催化剂上吸附和原位红外表征 | 第121-130页 |
·CO 在 MoP/Al_20_3和 M0_2N/Al_20_3上的吸附 | 第121-122页 |
·NH3和 N2H4在 Al_20_3上的吸附 | 第122-124页 |
·NH和 NH在 MoP/Al_2O_3和 Mo_2N/Al_2O_3上的吸附 | 第124-125页 |
·N_2H_4在 MoP/Al_20_3 和 M0_2N/Al_20_3上的吸附 | 第125-127页 |
·N_2H_4和 CO 在 MoP/Al_20_3和 M0_2N/Al_20_3上的共吸附 | 第127-130页 |
·讨论 | 第130-131页 |
·小结 | 第131-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132-133页 |
第六章 柠檬酸-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担载型磷化钼 | 第133-149页 |
·前言 | 第133页 |
·MoP-CA2.0/Al_20_3的制备 | 第133-134页 |
·MoP-CA2.0/Al O的表征 | 第134-136页 |
·MoP-CA2.0/Al_20_3的红外表征 | 第136-137页 |
·CO 的微量吸附量热 | 第137-142页 |
·MoP-CA2.0/Al_20_3分散度提高的机理 | 第142-145页 |
·MoP-CA2.0/Al_20_3在肼分解反应中的应用 | 第145-146页 |
·小结 | 第146页 |
参考文献 | 第146-149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149-151页 |
展 望 | 第151-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152页 |
发表文章 | 第152-153页 |
会议文章 | 第153-154页 |
申请专利 | 第154-155页 |
致谢 | 第1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