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帝庙建筑的布局及其空间形态分析--以山西省境内现存的关帝庙为例
第一章 绪论 | 第1-17页 |
·课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选题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课题研究的现状 | 第13-15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关公文化和关帝庙建筑的发展 | 第17-28页 |
·关公文化的内容 | 第18-20页 |
·关公物态文化 | 第18-19页 |
·关公制度文化 | 第19-20页 |
·关公行为文化 | 第20页 |
·关公心态文化 | 第20页 |
·关公文化及关帝庙建筑发展过程 | 第20-28页 |
·武圣人——关公 | 第21-22页 |
·晋隋唐时期关公文化及其关帝庙建筑的出现 | 第22-23页 |
·宋、元时期的关公文化及其关帝庙建筑的发展 | 第23-24页 |
·明、清时期的关公文化及关帝庙建筑的普及 | 第24-28页 |
第三章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源起与发展 | 第28-33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始建 | 第28-29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发展 | 第29-33页 |
第四章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分布及其选址 | 第33-45页 |
·山西省地形地貌 | 第33-34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分布特点 | 第34-36页 |
·呈区域状分布 | 第34-35页 |
·南多北少,中多于东、西 | 第35-36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选址 | 第36-45页 |
·位于城市中的关帝庙建筑 | 第37-38页 |
·位于自然村落中的关帝庙建筑 | 第38-40页 |
·位于守城重地的关帝庙建筑 | 第40页 |
·纪念关羽的关帝庙建筑选址及其特点 | 第40-42页 |
·影响关帝庙建筑选址的因素 | 第42-45页 |
第五章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空间特点 | 第45-73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基本型制 | 第45-47页 |
·关帝庙建筑的使用功能 | 第45-46页 |
·关帝庙建筑基本平面型制 | 第46-47页 |
·群体空间组合方式及特点 | 第47-53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群体空间组合方式 | 第47-50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平面与空间的地方特色 | 第50-53页 |
·空间的性质及其特征 | 第53-73页 |
·前导空间 | 第53-60页 |
·核心空间 | 第60-65页 |
·后续空间 | 第65-67页 |
·室外空间 | 第67-73页 |
第六章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构造技术与装饰艺术 | 第73-96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构造技术 | 第73-85页 |
·木构架的基本形式 | 第73-74页 |
·举架、出檐形式 | 第74-78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大木作发展历程 | 第78-85页 |
·关帝庙建筑装饰及其构造 | 第85-96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装饰题材 | 第86-87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装饰及其构造艺术 | 第87-96页 |
第七章 现状与保护 | 第96-100页 |
·当前山西关帝庙建筑的状况概略 | 第96-97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的价值与保护 | 第97-100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历史价值 | 第97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文化价值 | 第97-98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艺术价值 | 第98页 |
·山西关帝庙建筑真实性的保护原则 | 第98-100页 |
附表1-1 | 第100-119页 |
附录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22页 |
致谢 | 第122-12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