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缩略语表 | 第1-9页 |
| 中文摘要 | 第9-13页 |
| 英文摘要 | 第13-18页 |
| 文献综述 | 第18-51页 |
| 正文 | 第51-144页 |
| 第一章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51-59页 |
| ·金鸡纳生物碱结构分析 | 第51-53页 |
| ·金鸡纳生物碱作为手性配体或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反应 | 第53-56页 |
| ·课题的提出与设计 | 第56-59页 |
| 第二章 新型手性膦氮配体及其催化的不对称反应 | 第59-70页 |
| ·新型手性膦氮配体的合成 | 第59-60页 |
| ·手性膦氮配体在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60-64页 |
| ·手性膦氮配体在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 | 第64-68页 |
| ·手性膦氮配体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第三章 新型手性双胺配体及其催化的不对称反应 | 第70-99页 |
|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概述 | 第70-71页 |
| ·新型手性双胺配体的合成 | 第71-77页 |
| ·手性双胺配体的催化作用研究 | 第77-91页 |
|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可回收及重复使用的催化体系研究 | 第91-95页 |
| ·左旋沙丁胺醇的不对称合成 | 第95-97页 |
| ·本章小结 | 第97-99页 |
| 第四章 手性季铵盐及不对称相转移催化反应 | 第99-109页 |
| ·新型金鸡纳生物碱季铵盐的合成 | 第99-102页 |
| ·不对称相转移催化的烷基化反应 | 第102-106页 |
| ·L7型相转移催化剂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第106-107页 |
| ·苯丙氨酸的不对称合成 | 第107-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第109-144页 |
| ·实验通则 | 第109-110页 |
| ·手性膦氮配体的合成及其催化的不对称反应 | 第110-117页 |
| ·L1型配体的合成 | 第110-111页 |
| ·手性膦氮配体在不对称烯丙基烷基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11-114页 |
| ·手性膦氮配体在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的应用 | 第114-117页 |
| ·手性膦氮配体在不对称氢化反应中的应用 | 第117页 |
| ·手性双胺配体的合成及其催化的不对称反应 | 第117-134页 |
| ·新型手性双胺配体的合成 | 第117-125页 |
| ·手性双胺配体催化的不对称氢转移反应 | 第125-129页 |
| ·L3、L5型手性双胺配体催化的不对称双羟化反应 | 第129-131页 |
| ·不对称氢转移反应中可回收及重复利用的催化体系研究 | 第131-133页 |
| ·左旋沙丁胺醇盐酸盐的不对称合成 | 第133-134页 |
| ·手性季铵盐的合成及其催化的不对称相转移反应 | 第134-144页 |
| ·手性季铵盐型催化剂的合成 | 第134-139页 |
| ·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底物的合成 | 第139-140页 |
| ·相转移催化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 | 第140-142页 |
| ·相转移催化的不对称环氧化反应 | 第142页 |
| ·利用相转移催化的不对称烷基化反应合成氨基酸 | 第142-144页 |
| 论文总结 | 第144-147页 |
| 参考文献 | 第147-161页 |
| 附录 | 第161-180页 |
|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 第180-182页 |
| 致谢 | 第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