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中国医学论文--中医内科论文--现代医学内科疾病论文

芍术健胃颗粒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评价

缩略词表第7-8页
中文摘要第8-10页
Abstract第10-11页
引言第12-13页
1.临床资料第13-17页
    1.1 研究对象第13-14页
        1.1.1 病例来源第13页
        1.1.2 病例筛选第13-14页
    1.2 诊断标准第14-17页
        1.2.1 西医诊断标准第14-15页
        1.2.2 中医诊断标准第15-17页
    1.3 纳入标准第17页
    1.4 排除标准第17页
    1.5 剔除标准第17页
2.研究方法第17-20页
    2.1 分组方式第17-18页
    2.2 研究药物及疗程第18页
    2.3 观察指标第18-19页
        2.3.1 一般观察指标第18页
        2.3.2 疗效观察指标第18页
        2.3.3 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第18-19页
        2.3.4 安全性指标第19页
    2.4 疗效判定标准第19页
        2.4.1 主要症状疗效评价第19页
        2.4.2 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第19页
        2.4.3 生存质量评价标准第19页
    2.5 统计分析第19-20页
3.结果分析第20-25页
    3.1 一般情况分析第20页
    3.2 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及主要症状积分对比第20页
    3.3 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对比第20-21页
    3.4 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的组间及组内对比第21-23页
    3.5 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及中医证候积分对比第23页
    3.6 治疗前后生存质量对比第23-24页
    3.7 安全性指标观察第24-25页
        3.7.1 治疗前后两组血常规指标对比第24-25页
        3.7.2 治疗前后两组肝肾功能对比第25页
4.讨论第25-35页
    4.1 现代医学对CSG的认识第25-27页
        4.1.1 CSG的流行病学特征第25页
        4.1.2 CSG的临床及内镜下表现第25-26页
        4.1.3 CSG的发病病因第26页
        4.1.4 CSG的西医治疗第26-27页
    4.2 中医对CSG的认识第27-30页
        4.2.1 中医对CSG的病名认识第27页
        4.2.2 中医对CSG的病因病机分析第27-28页
        4.2.3 中医对CSG的辨证论治第28-29页
        4.2.4 中医对CSG的其他治疗方式第29-30页
        4.2.5 中西医结合治疗CSG的优势第30页
    4.3 芍术健胃颗粒组方疗效分析第30-34页
        4.3.1 方中单味药物的历代本草记载和现代药理学研究第30-33页
        4.3.2 整方疗效及其配伍研究第33-34页
    4.4 不足与展望第34-35页
结论第35-36页
致谢第36-37页
参考文献第37-40页
附录 :综述 浅谈中医药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第40-46页
    参考文献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富心方加载对气虚血瘀痰浊型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观察
下一篇:清热解毒凉血方防治慢加急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疗效及其机制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