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软件仿真平台的研究与实现
| 学位论文独创性说明 | 第1页 |
| 学位论文知识产权声明书 | 第2-3页 |
|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1页 |
| ·移动通信发展与现状 | 第7-8页 |
| ·国产手机现状 | 第8页 |
| ·移动通信技术发展趋势 | 第8-9页 |
| ·手机软件仿真平台研究的重要性及意义 | 第9-10页 |
| ·论文的工作和结构 | 第10-11页 |
| 2 GSM协议体系结构 | 第11-19页 |
| ·GSM协议体系概述 | 第11-12页 |
| ·GSM协议体系 | 第11-12页 |
| ·GSM协议栈结构 | 第12页 |
| ·L3层软件分析 | 第12-16页 |
| ·无线资源管理实体 | 第13-14页 |
| ·移动管理实体 | 第14-15页 |
| ·呼叫控制实体 | 第15-16页 |
| ·补充业务实体 | 第16页 |
| ·点对点短消息实体 | 第16页 |
| ·短消息小区广播单元 | 第16页 |
| ·L3层软件模块总体设计 | 第16-1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 3 手机系统架构 | 第19-30页 |
| ·概述 | 第19页 |
| ·系统硬件组成 | 第19-23页 |
| ·基带芯片(MT6219)特性 | 第20-21页 |
| ·射频(RF)芯片特性 | 第21-22页 |
| ·电源管理芯片(MT6305)特性 | 第22-23页 |
| ·系统硬件工作原理 | 第23页 |
| ·系统软件 | 第23-29页 |
| ·Nucleus操作系统 | 第24页 |
| ·L1协议栈 | 第24-25页 |
| ·L2/L3/L4协议栈 | 第25-27页 |
| ·设备驱动 | 第27-28页 |
| ·MMI模块 | 第28-29页 |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 4 人机交互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第30-38页 |
| ·人机交互软件简介 | 第30页 |
| ·MMI软件设计思想 | 第30页 |
| ·MMI工作原理 | 第30-31页 |
| ·MMI TASK | 第31-35页 |
| ·Framework层 | 第32-33页 |
| ·UI层 | 第33-34页 |
| ·应用层 | 第34-35页 |
| ·MMI与协议栈之间的接口设计 | 第35-36页 |
| ·MMI TASK与其它TASK的信息交互 | 第36-37页 |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 5 手机软件仿真平台的设计与实现 | 第38-52页 |
| ·仿真平台简介 | 第38页 |
| ·仿真平台设计方案和工作原理 | 第38-39页 |
| ·仿真平台总体设计 | 第39-40页 |
| ·模块设计与实现 | 第40-44页 |
| ·LCD的模拟 | 第40-41页 |
| ·FLASH ROM的模拟 | 第41页 |
| ·键盘的模拟 | 第41页 |
| ·通信模块的模拟 | 第41-43页 |
| ·实时操作系统的模拟 | 第43页 |
| ·定时器的模拟 | 第43-44页 |
| ·仿真平台上层的实现 | 第44-49页 |
| ·仿真平台上层概述 | 第44-45页 |
| ·仿真平台上层的设计与实现 | 第45-49页 |
| ·仿真平台的运行和结果 | 第49-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2页 |
| 6 结论 | 第52-53页 |
| ·结论 | 第52页 |
| ·展望 | 第52-53页 |
| 致谢 | 第53-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
| 附录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