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8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 ·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 ·存在问题 | 第14-16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18页 |
| 2. 自然通风与气候因素 | 第18-26页 |
| ·建筑的通风 | 第18页 |
| ·建筑自然通风的降温原理 | 第18-22页 |
| ·舒适通风 | 第18-20页 |
| ·夜间通风 | 第20-22页 |
| ·建筑自然通风的基本方式 | 第22-23页 |
| ·风压通风 | 第22页 |
| ·热压通风 | 第22-23页 |
| ·气候因素对人体热舒适的影响 | 第23-24页 |
| ·温度 | 第23页 |
| ·湿度 | 第23页 |
| ·风速 | 第23-24页 |
| ·自然通风设计分区研究思路 | 第24-25页 |
| ·小结 | 第25-26页 |
| 3. 自然通风设计分区研究 | 第26-60页 |
| ·分析用气象数据的准备 | 第26-34页 |
| ·数据来源 | 第26-27页 |
| ·台站的选择 | 第27页 |
| ·缺漏测数据的处理 | 第27页 |
| ·分析用数据矩阵的形成 | 第27-34页 |
| ·聚类分析的原理及运用 | 第34-36页 |
| ·聚类分析的原理 | 第34页 |
| ·原始数据的标准化 | 第34-36页 |
| ·利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 第36页 |
| ·自然通风设计分区的聚类分析 | 第36-47页 |
| ·分析用参数的选择 | 第36-37页 |
| ·对两种通风降温方式的分析 | 第37-44页 |
| ·分析结果在气象数据上的印证 | 第44-47页 |
| ·分区结果的热舒适分析 | 第47-58页 |
| ·舒适性指标的选择 | 第47-48页 |
| ·Fanger热舒适理论 | 第48-49页 |
| ·分区结果的热舒适分析 | 第49-55页 |
| ·分区结果在人体热舒适上的印证 | 第55-58页 |
| ·小结 | 第58-60页 |
| 4. 设计用分区图的形成 | 第60-65页 |
| ·概述 | 第60页 |
| ·各个区自然通风利用潜力的量化 | 第60-61页 |
| ·利用 MAPINFO地图绘制软件进行分区图的绘制 | 第61页 |
| ·MAPINFO软件简介 | 第61页 |
| ·分区图的最终形成 | 第61页 |
| ·小结 | 第61-65页 |
| 5. 典型区域代表城市设计策略 | 第65-70页 |
| ·典型城市分析 | 第65-69页 |
| ·小结 | 第69-70页 |
| 6. 结论 | 第70-72页 |
| 致谢 | 第72-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 附录: 温度平均值计算程序源代码 | 第75-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