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Pv6技术的动态网络入侵检测系统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0页 |
| ·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目标 | 第11-12页 |
| 2 网络安全问题及对策 | 第12-17页 |
| ·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 | 第12-13页 |
| ·网络安全技术 | 第13-15页 |
| ·网络安全模型(PPDR) | 第15-17页 |
| 3 入侵检测系统概述 | 第17-27页 |
| ·入侵检测系统中几个重要的概念 | 第17页 |
| ·入侵检测系统分类 | 第17-23页 |
| ·异常检测和误用检测 | 第17-19页 |
| ·基于主机和基于网络的入侵检测 | 第19-22页 |
| ·集中式和分布式入侵检测 | 第22-23页 |
| ·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结构 | 第23-25页 |
| ·入侵检测系统的原理 | 第23-24页 |
| ·入侵检测系统的结构 | 第24-25页 |
| ·入侵检测系统的发展趋势 | 第25-27页 |
| 4 IPv6协议 | 第27-45页 |
| ·概述 | 第27-30页 |
| ·IPv6背景 | 第27页 |
| ·IPv6与 IPv4的比较 | 第27-29页 |
| ·IPv6新增功能 | 第29-30页 |
| ·IPv6地址体系结构 | 第30-39页 |
| ·IPv6地址结构 | 第30-32页 |
| ·IPv6地址类型 | 第32-39页 |
| ·IPv6的安全机制 | 第39-45页 |
| ·IPv6的安全机制 | 第39页 |
| ·安全关联(SA) | 第39-40页 |
| ·鉴别报头验证(AH) | 第40-42页 |
| ·密封保密负载(ESP) | 第42-44页 |
| ·鉴别与保密结合 | 第44-45页 |
| 5 基于 IPv6的NIDS框架设计 | 第45-49页 |
| ·系统功能需求 | 第45页 |
| ·入侵检测系统框架设计 | 第45-46页 |
| ·入侵检测系统流程图 | 第46-47页 |
| ·IDS的网络部署 | 第47-49页 |
| 6 基于 IPv6的NIDS模块设计及实现 | 第49-70页 |
| ·功能模块设计 | 第49-51页 |
| ·数据包捕获模块 | 第51-52页 |
| ·协议解析模块 | 第52-57页 |
| ·分层解析 | 第52-55页 |
| ·数据结构设计 | 第55-57页 |
| ·规则处理模块 | 第57-64页 |
| ·模块概述 | 第57-58页 |
| ·规则结构及规则选项 | 第58-61页 |
| ·规则存储结构 | 第61-63页 |
| ·规则处理流程 | 第63-64页 |
| ·分析检测模块 | 第64-66页 |
| ·模块概述 | 第64页 |
| ·基于协议的分析检测方法 | 第64-65页 |
| ·规则匹配算法 | 第65-66页 |
| ·存储模块 | 第66-69页 |
| ·响应模块 | 第69-70页 |
| 7 结论 | 第70-71页 |
| 致谢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附录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