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技术的柴油机机体低振动设计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9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3页 |
|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 ·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概述 | 第9-10页 |
| ·有限元法在内燃机振动研究中的应用 | 第10页 |
| ·结构的优化设计来实现内燃机的低振动 | 第10-11页 |
| ·本文主要工作及意义 | 第11-12页 |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 ·论文研究工作的意义 | 第12页 |
| ·本章小结 | 第12-13页 |
| 第二章 内燃机振动形式及控制方法 | 第13-20页 |
| ·内燃机振动及其控制 | 第13-14页 |
| ·内燃机振动形式 | 第13页 |
| ·内燃机振动控制方法 | 第13-14页 |
| ·燃烧过程对振动产生机理的研究 | 第14-16页 |
| ·燃烧过程研究 | 第14-15页 |
| ·燃烧控制方法对振动的影响 | 第15-16页 |
| ·机械振动产生机理及控制方法 | 第16-19页 |
| ·机械振动产生机理 | 第16-17页 |
| ·机械振动控制方法 | 第17-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柴油机虚拟仿真分析 | 第20-29页 |
| ·柴油机数据模型转换 | 第20-22页 |
| ·柴油机模型的建立 | 第20-21页 |
| ·基于Pro/E 与ADAMS 联合仿真 | 第21页 |
| ·约束建模注意事项 | 第21-22页 |
| ·直列六缸机模态中性文件的建立 | 第22页 |
| ·模态中性文件 | 第22页 |
| ·模态中性文件的生成 | 第22页 |
| ·直列六缸机运动学仿真分析 | 第22-24页 |
| ·活塞位移 | 第23页 |
| ·活塞速度 | 第23页 |
| ·活塞加速度 | 第23页 |
| ·内燃机的惯性力矩及惯性力 | 第23-24页 |
| ·活塞-曲柄机构的受力分析 | 第24页 |
| ·气体爆发压力 | 第24页 |
| ·活塞-连杆力的分析 | 第24页 |
| ·机体振动响应分析的主要计算载荷 | 第24-28页 |
| ·活塞侧向力分析 | 第25页 |
| ·主轴承受力分析 | 第25-26页 |
| ·气门落座力分析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柴油机结构动态学特性分析 | 第29-40页 |
| ·模态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29-30页 |
| ·柴油机机体模态实验 | 第30-32页 |
| ·实验模态分析技术 | 第31-32页 |
| ·柴油机机体模态实验 | 第32-34页 |
| ·柴油机机体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34-39页 |
| ·有限元分析理论 | 第35页 |
| ·有限元模型的简化原则 | 第35-36页 |
| ·柴油机机体的有限元模态分析 | 第36-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柴油机机体动力响应分析 | 第40-47页 |
| ·柴油机机体动态响应分析 | 第40-41页 |
| ·激励载荷的施加 | 第41页 |
| ·柴油机机体有限元动力响应计算 | 第41-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六章 柴油机低振动改进设计 | 第47-59页 |
| ·降低结构振动 | 第47-49页 |
| ·改进发动机机体 | 第47-48页 |
| ·曲轴箱结构形式 | 第48页 |
| ·合理设计曲轴中间主轴承 | 第48-49页 |
| ·直列四缸柴油机机体低振动改进设计 | 第49-58页 |
| ·形貌优化与机体振动分析方法 | 第49-50页 |
| ·柴油机机体模态分析与振动响应分析 | 第50-52页 |
| ·低振动柴油机机体形貌优化 | 第52-57页 |
| ·形貌优化后的机体振动分析 | 第57-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第七章 全文总结 | 第59-61页 |
| ·主要研究成果和结论 | 第59-60页 |
| ·展望 | 第60-61页 |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第64-65页 |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