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 第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内容 | 第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13页 |
第2章 大跨连续刚构桥的现状及结构特点分析 | 第13-33页 |
·概述 | 第13-16页 |
·刚构桥的定义 | 第13页 |
·连续刚构桥的定义 | 第13-14页 |
·连续刚构桥的分类 | 第14-15页 |
·连续刚构桥的优点 | 第15-16页 |
·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国内外现状分析 | 第16-27页 |
·国内外发展状况 | 第16-19页 |
·连续刚构桥施工方法简介 | 第19-20页 |
·国内外典型的大跨连续刚构桥简介 | 第20-26页 |
·大跨连续刚构桥的发展趋势 | 第26-27页 |
·大跨连续刚构桥战时的结构特点分析 | 第27-33页 |
·大跨连续刚构桥战时的总体受力特点分析 | 第27-28页 |
·大跨连续刚构桥各部件战时的结构特点分析 | 第28-33页 |
第3章 大跨连续刚构桥战时抗破坏能力分析及损伤评估 | 第33-46页 |
·LS-DYNA程序简介 | 第33页 |
·冲击局部破坏 | 第33-37页 |
·常规武器对介质侵彻的力学现象 | 第33-34页 |
·侵彻计算 | 第34-37页 |
·钢筋混凝土结构抗局部冲击破坏效应 | 第37页 |
·爆炸局部破坏 | 第37-42页 |
·破坏现象 | 第37-38页 |
·压缩半径 | 第38-40页 |
·震塌半径 | 第40-41页 |
·结构的爆炸局部破坏半径 | 第41-42页 |
·战时攻击桥梁的常规武器技术资料 | 第42-44页 |
·大跨连续刚构桥抗导弹能力分析及损伤评估 | 第44-46页 |
·主梁和桥墩截面的破坏形态分析 | 第44-46页 |
第4章 虎门大桥连续刚构抗导弹冲击数值仿真分析 | 第46-69页 |
·工程概况简介 | 第46-47页 |
·LS-DYNA数值仿真计算模型 | 第47-51页 |
·有限元计算模型的建立 | 第47页 |
·混凝土的本构关系 | 第47-49页 |
·钢筋的本构关系 | 第49-50页 |
·爆炸荷载的定义 | 第50页 |
·材料的应变率效应 | 第50-51页 |
·瞬态动力平衡方程 | 第51页 |
·LS-DYNA数值仿真计算步骤 | 第51-52页 |
·虎门大桥连续刚构的初始应力及位移计算 | 第52-54页 |
·虎门大桥连续刚构抗导弹冲击的损伤状况及抢修方法 | 第54-68页 |
·损伤状况一 | 第54-58页 |
·损伤状况二 | 第58-60页 |
·损伤状况三 | 第60-62页 |
·损伤状况四 | 第62-64页 |
·损伤状况五 | 第64-67页 |
·损伤状况六 | 第67-68页 |
·对导弹攻击大桥的各种工况的总体评价 | 第68-69页 |
第5章 大跨连续刚构桥战时抢修技术初步研究及结论 | 第69-74页 |
·战时抢修技术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第69页 |
·战时抢修方法初步分析 | 第69-72页 |
·大跨连续刚构桥战时原桥抢修的界定研究 | 第72-73页 |
·大跨连续刚构桥战时抢修建议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发表的文章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