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型试样疲劳与断裂性能测试方法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3-24页 |
·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3-15页 |
·材料的低周疲劳性能研究 | 第15-17页 |
·低周疲劳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薄片及薄壁管试样的低周疲劳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材料的断裂性能研究 | 第17-21页 |
·断裂测试方法及理论 | 第17-20页 |
·断裂韧性测试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相关材料的背景及研究概况 | 第21-22页 |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2-24页 |
第2章 片状漏斗试样的低周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 第24-31页 |
·试样及试验设计 | 第24-26页 |
·试样及二次夹具的设计 | 第24-25页 |
·试样的安装过程 | 第25-26页 |
·疲劳损伤等效法 | 第26页 |
·Masing循环本构关系 | 第26-28页 |
·Masing循环本构关系的获取方法 | 第26-27页 |
·Maing循环本构关系获取方法验证 | 第27-28页 |
·薄片漏斗试样疲劳性能测试步骤 | 第28-30页 |
·本章小节 | 第30-31页 |
第3章 两种低厚度板材的低周疲劳行为研究 | 第31-38页 |
·试验材料与设备 | 第31-32页 |
·单轴力学性能 | 第32页 |
·循环性能 | 第32-33页 |
·有限元计算应变和应力转换模型 | 第33-35页 |
·低周疲劳性能参数 | 第35-36页 |
·两种方法对比与试验验证 | 第36-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4章 环状裂纹圆棒试样在断裂力学中的研究 | 第38-59页 |
·对中夹头的设计 | 第38-41页 |
·对中夹头应用背景及原理 | 第38-39页 |
·对中夹头零部件的加工 | 第39-40页 |
·对中夹头的装配及验证 | 第40-41页 |
·缺口应力应变分析 | 第41-44页 |
·缺口强度及应力分析 | 第41-42页 |
·缺口根部应变分析 | 第42-44页 |
·缺口效应对脆化趋势的影响 | 第44页 |
·相关公式比较分析 | 第44-48页 |
·应力强度因子K的计算 | 第45-46页 |
·η因子表达式 | 第46-48页 |
·断裂韧性测试中的等价能量法 | 第48-53页 |
·等价能量法的研究意义 | 第48页 |
·等价能量法用于K计算 | 第48-51页 |
·等价能量法计算断裂韧性K_(IC) | 第51-52页 |
·最大载荷点J_m测定 | 第52-53页 |
·环状裂纹圆棒试样的柔度公式研究 | 第53-58页 |
·有限元建模 | 第53-54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54-55页 |
·柔度公式的拟合 | 第55-57页 |
·柔度公式验证 | 第57-58页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5章 环状裂纹圆棒试样用于断裂韧性测试 | 第59-74页 |
·载荷分离理论及规则化方法 | 第59-61页 |
·载荷分离理论 | 第59页 |
·ASTM规则化方法 | 第59-61页 |
·载荷分离法验证及G函数推导 | 第61-64页 |
·载荷分离法验证 | 第61-62页 |
·裂纹几何函数G(a/W) | 第62-64页 |
·试验条件及裂纹长度的测量 | 第64-68页 |
·试验条件 | 第64-65页 |
·裂纹长度的测量 | 第65-68页 |
·拉伸性能及偏心问题研究 | 第68-70页 |
·材料16Mn的单轴拉伸性能 | 第68页 |
·偏心问题的研究 | 第68-70页 |
·计算步骤 | 第70-71页 |
·结果分析与讨论 | 第71-73页 |
·本章小结 | 第73-74页 |
第6章 断裂韧性J_(IC)有效性条件研究 | 第74-82页 |
·J_(IC)有效性条件及存在的问题 | 第74-75页 |
·J_(IC)有效性条件 | 第74-75页 |
·J_(IC)有效性条件存在的问题 | 第75页 |
·基于ANSYS软件的断裂力学有限元模拟 | 第75-76页 |
·裂纹区域的模拟 | 第75-76页 |
·断裂参数的计算 | 第76页 |
·由R-O模型推导CHABOCHE模型 | 第76-79页 |
·结果及讨论 | 第79-81页 |
·有限元计算结果 | 第79-80页 |
·有效性条件研究 | 第80-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7章 典型核电工程材料的疲劳与断裂 | 第82-95页 |
·试验条件 | 第82-84页 |
·试验材料与试样 | 第82-83页 |
·试验设备 | 第83-84页 |
·试验方法 | 第84页 |
·锆管低周疲劳结果与分析 | 第84-89页 |
·拉伸力学性能 | 第84-86页 |
·疲劳滞回环的稳定性与对称性 | 第86-87页 |
·材料在循环历程中的强化与软化 | 第87页 |
·循环本构关系 | 第87-88页 |
·两种锆合金管材的应变疲劳寿命估算式 | 第88-89页 |
·STM528低周疲劳结果与分析 | 第89-91页 |
·拉伸力学性能 | 第89-90页 |
·滞回环的稳定性与对称性 | 第90页 |
·应变疲劳寿命估算式 | 第90-91页 |
·循环与单轴本构关系比较 | 第91页 |
·STM528断裂力学结果与分析 | 第91-94页 |
·断裂力学试验方法 | 第91-92页 |
·疲劳裂纹扩展速率特性 | 第92-93页 |
·准静态断裂韧度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9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95-97页 |
致谢 | 第97-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3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