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各种防治方法论文--生物防治论文

球毛壳菌与绿色木霉的荧光标记及生防特性研究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33页
   ·绿色荧光蛋白(GPP)研究进展第14-19页
     ·GFP标记概况第14-16页
     ·GFP在丝状真菌中的应用第16-19页
   ·球毛壳菌与绿色木霉生物防治研究现状第19-23页
     ·球毛壳菌研究概况第19-20页
     ·绿色木霉研究概况第20-22页
     ·微生物农药的防治机理第22-23页
   ·丝状真菌转化研究进展第23-32页
     ·研究概况第23-24页
     ·选择性标记和转化载体第24-26页
     ·原生质体转化第26-28页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转化(ATMT)第28-32页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第32-33页
第二章 材料、设备与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第33-45页
   ·实验菌株、质粒与培养条件第33页
   ·主要仪器设备第33-34页
   ·培养基的配制第34-36页
   ·常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第36-45页
     ·常规 PCR反应第36-37页
     ·酶切反应第37页
     ·DNA的琼脂糖电泳第37-38页
     ·DNA片段的凝胶回收第38-39页
     ·酶切片段的去磷酸化处理第39页
     ·连接反应第39页
     ·E.Coli DH5a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第39-40页
     ·感受态细胞的转化第40-41页
     ·CTAB法抽提质粒第41页
     ·真菌培养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第41-42页
     ·Southern Blot第42-45页
第三章 球毛壳菌原生质体转化及 GFP标记转化子的生物防治特性研究第45-71页
 <一)研究方法第45-52页
   ·球毛壳菌菌丝准备第45页
   ·原生质体制备第45-47页
     ·裂解酶类型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第45-46页
     ·酶解温度与时间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第46页
     ·渗透压稳定剂类型与浓度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第46页
     ·其他因素如菌龄、裂解缓冲液类型对原生质体释放的影响第46-47页
     ·原生质体活率测定第47页
     ·原生质体释放方式观察第47页
   ·原生质体再生第47-48页
     ·再生培养基类型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第47页
     ·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第47-48页
     ·渗透压稳定剂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第48页
     ·原生质体再生率测定第48页
   ·转化载体的构建第48-50页
     ·抗生素敏感性测试与选择性标记确定第48页
     ·PCR扩增SUR片段第48-49页
     ·pBES重组质粒的构建第49页
     ·启动子陷阱载体pES的构建第49-50页
   ·原生质体转化第50页
   ·转化子验证第50-51页
     ·选择培养基上再次筛选第50页
     ·PCR扩增插入片段验证第50-51页
     ·Southern Blot验证插入片段及其拷贝数第51页
     ·氯嘧磺隆敏感性测试第51页
     ·荧光镜检确认 GFP的插入及在各组织中表达情况第51页
   ·玻片对峙实验第51页
   ·平板共培养实验第51-52页
 <二>结果与分析第52-71页
   ·各因素对原生质体产量的影响第52-55页
     ·裂解酶种类对原生质体释放的影响第52-53页
     ·酶解温度与时间对原生质体释放的影响第53-54页
     ·渗透压稳定剂类型与浓度对原生质体释放的影响第54页
     ·原生质体制备质量第54-55页
   ·原生质体活率第55-56页
   ·原生质体释放方式第56页
   ·各因素对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第56-59页
     ·再生培养基对再生率的影响第56-57页
     ·渗透压稳定剂对再生率的影响第57-58页
     ·酶解时间对再生率的影响第58页
     ·其他影响原生质体释放和再生的因素第58-59页
   ·敏感性测试结果与质粒图谱第59-62页
   ·转化子验证第62-64页
     ·转化子稳定性检测第62页
     ·转化效率与转化子中SUR基因的验证第62-63页
     ·球毛壳菌野生型与转化子对氯嘧磺隆的敏感性对比第63页
     ·转化子荧光镜检第63-64页
   ·球毛壳菌与病原真菌对峙培养结果第64-71页
     ·平板共培养生长速度测定第64-66页
     ·球毛壳菌与各病原真菌平板共培养结果(22d)第66-68页
     ·球毛壳菌与立枯丝核菌玻片对峙镜检结果第68-71页
第四章 绿色木霉的 GFP基因转化以及转化子的生防研究第71-81页
 <一>研究方法第71-74页
   ·原生质体制备第71-72页
   ·转化载体 PCSN43-HPH-EYFP的构建第72页
   ·原生质体转化第72-73页
   ·转化子验证第73页
     ·选择培养基上再次筛选第73页
     ·PCR扩增插入片断第73页
     ·潮霉素敏感性测试第73页
     ·荧光镜检验证 GFP的插入及在各组织中表达情况第73页
   ·绿色木霉与病原真菌平板共培养与载玻片对峙培养实验第73-74页
 <二>结果与分析第74-81页
   ·载体图谱第74页
   ·转化子验证第74-76页
   ·绿色木霉与病原真菌对峙培养结果第76-81页
     ·平板共培养生长速度测定结果第76-78页
     ·绿色木霉与各病原真菌平板共培养(8d)第78-79页
     ·绿色木霉与立枯丝核菌玻片对峙镜检结果第79-81页
第五章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球毛壳菌转化及土壤混合真菌基因组提取第81-88页
 <一>研究方法第81-84页
   ·双元载体的构建第81页
   ·农杆菌的冻融法转化第81-82页
   ·球毛壳菌的T-DNA转化第82-83页
   ·转化子验证第83页
     ·选择培养基上再次筛选第83页
     ·转化子形态观察第83页
   ·土壤真菌基因组 DNA提取与 PCR扩增条件优化第83-84页
     ·土壤真菌基因组 DNA的提取第83页
     ·土壤真菌基因组28SrDNA PCR扩增第83-84页
 <二>结果与分析第84-88页
   ·双元载体构建第84-85页
   ·不同因素对转化效率的影响以及转化子形态观察第85-86页
   ·土壤真菌基因组 DNA的提取与扩增第86-88页
第六章 总结与讨论第88-92页
   ·总结第88页
   ·讨论第88-92页
     ·球毛壳菌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第89页
     ·启动子陷阱技术第89-90页
     ·球毛壳菌与绿色木霉生防机理研究第90页
     ·农杆菌介导的转化第90-92页
参考文献第92-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汉语否定词“无”语法化过程的语用学研究
下一篇:人肝癌鸡胚尿囊膜移植瘤及其血管生成模型的建立毛萼乙素抑制人正常及肝癌血管生成作用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