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页 |
英文摘要 | 第4-7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7-12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7-8页 |
·背景 | 第7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7-8页 |
·研究意义 | 第8页 |
·工作流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工作流技术的起源 | 第8-9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论文主要工作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第12-20页 |
·工作流与工作流管理系统理论基础 | 第12-16页 |
·工作流元模型 | 第12-14页 |
·WFMC 工作流管理系统参考模型 | 第14-15页 |
·WFMC 的基本工作流原语 | 第15-16页 |
·扩展的Petri 网模型——工作流网(WF-net)模型理论 | 第16-20页 |
·工作流网(WF-net)的定义 | 第16-17页 |
·WF-net 模型的迁移机制 | 第17页 |
·WF-net 的路由结构 | 第17-19页 |
·触发机制 | 第19-20页 |
第三章 电厂检修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20-40页 |
·电厂检修工作流管理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20-23页 |
·需求分析 | 第20-21页 |
·系统体系结构 | 第21-22页 |
·系统特点 | 第22页 |
·Net 框架综述 | 第22-23页 |
·基于WF-net 的电厂检修工作流模型的分析与设计 | 第23-31页 |
·电厂检修工作流模型的建模原则 | 第23页 |
·电厂检修工作流建模方法的选择 | 第23-24页 |
·电厂检修工作流模型的路由结构 | 第24-28页 |
·工作流模型的组织结构 | 第28页 |
·工作流模型的存储结构 | 第28-31页 |
·工作流引擎的设计 | 第31-37页 |
·工作流引擎的接口设计 | 第31-35页 |
·工作流实例状态转换规则 | 第35-36页 |
·工作流引擎的协作过程 | 第36-37页 |
·工作流监控管理 | 第37-40页 |
·监控的目的 | 第37-38页 |
·监控的策略 | 第38页 |
·监控功能 | 第38-40页 |
第四章 相关界面及说明 | 第40-44页 |
·工作流定义工具 | 第40-41页 |
·工作任务列表 | 第41-42页 |
·工作流的监控 | 第42-44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7页 |
致谢 | 第47-48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