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缩写 | 第8-9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9-36页 |
1.1 引言 | 第9页 |
1.2 根瘤菌分类研究进展 | 第9-20页 |
1.3 根瘤菌多相分类研究技术 | 第20-28页 |
1.4 原核生物种的定义及根瘤菌新种群描述要求 | 第28-30页 |
1.5 本研究立题依据、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0-36页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第36-55页 |
2.1 供试菌株 | 第36-37页 |
2.2 菌株纯化与保存 | 第37-38页 |
2.3 菌株的回接结瘤试验 | 第38页 |
2.4 表型性状与数值分类分析 | 第38-43页 |
2.5 16S rDNA PCR RFLP分析 | 第43-45页 |
2.6 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分析 | 第45-46页 |
2.7 rep-PCR指纹图谱分析 | 第46-47页 |
2.8 系统发育学分析 | 第47-49页 |
2.9 部分菌株共生基因nodC和nifH的克隆与测序 | 第49-51页 |
2.10 DNA同源性分析 | 第51-55页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第55-93页 |
3.1 数值分类与表型性状结果分析 | 第55-61页 |
3.2 16S rDNA PCR RFLP结果与分析 | 第61-67页 |
3.3 SDS-PAGE全细胞蛋白电泳结果与分析 | 第67-70页 |
3.4 rep-PCR指纹图谱结果与分析 | 第70-72页 |
3.5 系统发育地位研究 | 第72-86页 |
3.6 部分供试菌株的回接结瘤试验及共生基因的克隆测序 | 第86-90页 |
3.7 G+C mol%的测定及DNA同源性分析 | 第90-93页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第93-100页 |
4.1 讨论 | 第93-98页 |
4.2 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 第98-99页 |
4.3 结论 | 第99-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7页 |
附录 | 第117-128页 |
致谢 | 第12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