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水产、渔业论文--水产养殖技术论文--水产动物饵料及其营养论文--天然饵料论文--活饵料论文

三角褐指藻在黑暗和紫外胁迫下的补偿作用

1 前言第1-15页
 1.1 补偿作用研究概况第10-13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3-15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5-20页
 2.1 主要仪器设备第15页
 2.2 藻种及其培养条件第15-16页
 2.3 内实验设计第16-17页
 2.4 生长参数测定第17页
  2.4.1 细胞密度第17页
  2.4.2 生物量第17页
 2.5 活性物质测定第17-20页
  2.5.1 叶绿素a第17-18页
  2.5.2 细胞内可溶糖第18-19页
  2.5.3 蛋白质第19-20页
3 结果第20-39页
 3.1 三角褐指藻对持续黑暗胁迫的响应第20-22页
  3.1.1 细胞密度及生物量的变化第20-21页
  3.1.2 叶绿素a、糖及蛋白质含量的变化第21-22页
 3.2 三角褐指藻在黑暗胁迫后的恢复生长第22-23页
 3.3 三角褐指藻对黑暗与紫外辐射胁迫处理的响应第23-39页
  3.3.1 藻细胞密度第23-25页
  3.3.2 生物量第25-30页
  3.3.3 叶绿素a第30-33页
  3.3.4 细胞内可溶性糖第33-36页
  3.3.5 蛋白质第36-39页
4 讨论第39-44页
 4.1 三角褐指藻对持续黑暗胁迫的耐受能力第39页
 4.2 黑暗胁迫与恢复期补偿生长的关系第39-40页
 4.3 三角褐指藻耐受黑暗与紫外辐射双重胁迫的能力第40-42页
 4.4 三角褐指藻超补偿生长现象与经济微藻的优化培养内第42-43页
 4.5 三角褐指藻的胁迫补偿作用与赤潮及藻华的预测及防治第43-44页
5 结论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2页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第52-53页
致谢第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自我验证、自我提高和心理健康
下一篇:水牛卵巢卵泡颗粒细胞凋亡的生物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