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森林树种论文--阔叶乔木论文--柳论文

水曲柳人工混交林土壤水分动态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7页
前言第7-9页
1 文献综述第9-17页
   ·森林水文学研究进展第9-11页
     ·森林水文学定义第9页
     ·国外森林水文学研究进展第9-10页
     ·国内森林水文学研究进展第10-11页
   ·森林水文生态过程的研究第11-17页
     ·林冠层对水分传输的影响第11-12页
     ·枯落物层的水分传输第12-14页
     ·土壤层的水分传输第14-17页
2 研究地点与研究方法第17-21页
   ·研究地点自然概况第17-18页
     ·位置与范围第17页
     ·气候特点第17页
     ·土壤状况第17页
     ·植被特征第17-18页
   ·研究方法第18-21页
     ·样地设置第18页
     ·测定因子及方法第18-21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1-40页
   ·枯枝落叶层储量及持水性能第21-23页
     ·枯枝落叶层储量第21页
     ·枯枝落叶层持水性能第21-23页
   ·土壤水分物理性质第23-27页
     ·土壤容重的变化第23-25页
     ·土壤孔隙度变化第25-26页
     ·土壤持水性能第26-27页
   ·土壤入渗特征第27-33页
     ·水曲柳红松混交林土壤水分入渗特征第28-29页
     ·水曲柳云杉混交林水分入渗特征第29-30页
     ·水曲柳落叶松混交林水分入渗特征第30-31页
     ·水曲柳纯林水分入渗特征第31-33页
   ·土壤水分动态变化分析第33-40页
     ·气候分析第33-34页
     ·土壤水分空间变化第34-36页
     ·土壤水分时间动态变化第36-38页
     ·不同林分类型土壤含水量动态变化分析第38-40页
结论第40-41页
参考文献第41-45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45-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型腔表面平均温度对注塑分析的影响及改进
下一篇:应用插值机理进行模糊建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