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9页 |
| 英文摘要 | 第9-12页 |
| 1 引言 | 第12-23页 |
| ·论文的提出背景和研究的意义 | 第12-15页 |
| ·可持续农业概念的提出 | 第12页 |
| ·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生态农业 | 第12-14页 |
| ·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研究的意义 | 第14-15页 |
| ·产业结构优化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 ·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16-18页 |
| ·传统多目标优化算法 | 第16-18页 |
| ·传统多目标优化算法的局限性 | 第18页 |
| ·遗传算法的研究动态 | 第18-20页 |
| ·遗传算法的优势 | 第20页 |
| ·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体系结构 | 第21-23页 |
| 2 区域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建立 | 第23-41页 |
| ·农业产业结构的基本理论 | 第23-24页 |
| ·农业产业结构的内涵和特征 | 第23页 |
| ·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配置的准则 | 第23-24页 |
| ·模型体系的建立 | 第24-29页 |
| ·决策变量的选择 | 第24页 |
| ·目标函数的确定 | 第24-27页 |
| ·约束条件的设置 | 第27-29页 |
| ·稳定性分析 | 第29-32页 |
| ·黑龙江省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体系的建立 | 第32-41页 |
| ·自然资源与近年农业发展状况 | 第32页 |
| ·边界的确定 | 第32-33页 |
| ·决策变量 | 第33页 |
| ·参数的确定 | 第33-39页 |
| ·多目标优化模型体系 | 第39-41页 |
| 3 基于遗传算法的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求解 | 第41-59页 |
| ·遗传算法原理 | 第41-42页 |
| ·标准遗传算法 | 第42页 |
| ·SGA的形式化定义 | 第42页 |
| ·SGA的主要运行步骤 | 第42页 |
| ·遗传算法的基本实现技术 | 第42-46页 |
| ·编码方法 | 第42-43页 |
| ·群体设定 | 第43页 |
| ·适应度函数 | 第43-44页 |
| ·遗传操作 | 第44-45页 |
| ·约束条件的处理 | 第45-46页 |
| ·遗传算法的数学基础 | 第46-53页 |
| ·模式定理 | 第46-49页 |
| ·积木块假设 | 第49页 |
| ·收敛性分析 | 第49-53页 |
| ·黑龙江省可持续农业产业结构优化模型的求解 | 第53-59页 |
| ·遗传多目标算法操作设计 | 第53-57页 |
| ·模型求解结果及分析 | 第57-59页 |
| 4 可持续农业定量综合评价 | 第59-67页 |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59-61页 |
| ·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 第59页 |
| ·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59-61页 |
| ·黑龙江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定量综合评价模型 | 第61-67页 |
| ·子系统内部协调度的确定 | 第61-64页 |
|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 | 第64-67页 |
| 5 结论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 附录 黑龙江省农业产业结构遗传多目标优化算法Matlab主程序 | 第76-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