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5页 |
1.1 业务特征及QoS 要求 | 第8-10页 |
1.2 链路自适应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0-12页 |
1.3 B3G 系统多业务质量保证下链路自适应策略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1.4 研究的背景与内容 | 第13-15页 |
2 B3G 系统自适应调整策略整体构架设计 | 第15-19页 |
2.1 B3G 系统网络构架 | 第15-16页 |
2.2 自适应调整策略构架设计 | 第16-18页 |
2.3 本章小结 | 第18-19页 |
3 自适应QoS 流量管理 | 第19-30页 |
3.1 流量控制的意义 | 第19-20页 |
3.2 现有的QoS 流量控制机制 | 第20-22页 |
3.3 B3G 系统自适应QoS 流控的逻辑构架设计 | 第22-24页 |
3.4 基于平均队长和时间的RED 算法 | 第24-27页 |
3.5 智能MIR 调整策略 | 第27-29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4 部分窗口多拒绝ARQ 协议性能分析 | 第30-42页 |
4.1 ARQ 协议研究现状 | 第30-31页 |
4.2 部分窗口多拒绝ARQ 协议工作原理 | 第31-32页 |
4.3 影响ARQ 性能的因素及相应的改进措施 | 第32-33页 |
4.4 部分窗口多拒绝ARQ 协议性能理论分析 | 第33-39页 |
4.5 仿真性能分析 | 第39-41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41-42页 |
5 ARQ 协议中多业务QoS 保证机制研究 | 第42-53页 |
5.1 ARQ 区分业务的意义 | 第42-43页 |
5.2 单ARQ 多队列机制 | 第43-44页 |
5.3 多ARQ 机制 | 第44-46页 |
5.4 仿真性能分析 | 第46-52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6 ARQ 与链路自适应技术相结合的研究 | 第53-63页 |
6.1 跨层自适应调整策略研究的意义 | 第53-54页 |
6.2 多速率重传 | 第54-55页 |
6.3 ARQ 与AMC 结合 | 第55-62页 |
6.4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7 结束语 | 第63-65页 |
7.1 研究成果总结 | 第63-64页 |
7.2 问题及改进 | 第64-65页 |
致谢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