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英文摘要 | 第3-7页 |
绪言 | 第7-9页 |
第1章 美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体制概述 | 第9-16页 |
·美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历史沿革 | 第9-11页 |
·美国对外贸易知识产权保护机构体系概述 | 第11-16页 |
·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 | 第12-13页 |
·美国贸易代表 | 第13-14页 |
·美国海关知识产权处 | 第14-15页 |
·美国国际贸易法院与联邦巡回区上诉法院 | 第15-16页 |
第2章 美国贸易法“301条款” | 第16-33页 |
·“301条款”概述 | 第16-18页 |
·“301条款”的立法概况 | 第16-17页 |
·“301条款”的性质 | 第17-18页 |
·“301条款”的主要内容 | 第18页 |
·“一般301条款” | 第18-23页 |
·“一般301条款”的内容 | 第19-20页 |
·“一般301条款”的程序 | 第20-23页 |
·“超级301条款” | 第23-24页 |
·“超级301条款”的内容 | 第23-24页 |
·“超级301条款”的程序 | 第24页 |
·“特别301条款” | 第24-31页 |
·“特别301条款”的背景 | 第25页 |
·“特别301条款”的内容 | 第25-26页 |
·“特别301条款”的程序 | 第26-29页 |
·对“特别301条款”的评价 | 第29-31页 |
·“301条款”存在的问题 | 第31-33页 |
·“301条款”与GATT争端解决程序 | 第31-32页 |
·“301条款”与WTO争端解决程序 | 第32-33页 |
第3章 美国贸易法“337条款” | 第33-46页 |
·“337条款”的发展演变 | 第33-34页 |
·“337条款”的内容 | 第34-37页 |
·一般不公平贸易做法 | 第35-36页 |
·有关知识产权的不公平贸易做法 | 第36-37页 |
·“337条款”的程序 | 第37-39页 |
·“337条款”的救济措施 | 第39-41页 |
·“337调查”的特点 | 第41-43页 |
·“337条款”与“301条款”的不同 | 第43-44页 |
·“337条款”存在的问题 | 第44-46页 |
第4章 美国贸易中保护知识产权的国际协定 | 第46-55页 |
·区域性知识产权保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 | 第46-49页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概述 | 第46-47页 |
·《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知识产权协定 | 第47-49页 |
·全球性知识产权保护协定:TRIPS | 第49-55页 |
·TRIPS的主要内容与基本原则 | 第49-50页 |
·TRIPS与知识产权国际公约 | 第50-53页 |
·TRIPS与美国对外知识产权保护 | 第53-55页 |
第5章 中国应对美国对外贸易中知识产权保护的策略 | 第55-67页 |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301条款” | 第55-59页 |
·中国如何应对美国“337条款” | 第59-63页 |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 | 第63-67页 |
·我国知识产权制度的历史及现状 | 第63-64页 |
·我国对外贸易立法及执法的调整 | 第64-66页 |
·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新尝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 第66-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致谢 | 第68-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独创性声明 | 第71页 |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 第71-72页 |
中文详细摘要 | 第72-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