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博弈理论的中继窃听信道安全性能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研究背景 | 第9-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本文的主要内容与结构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信息论和博弈论基础 | 第15-27页 |
·互信息与熵的定义和性质 | 第15-16页 |
·定义熵和联合熵 | 第15-16页 |
·定义互信息 | 第16页 |
·信道容量 | 第16-18页 |
·信道容量的定义 | 第17页 |
·高斯信道的信道容量 | 第17-18页 |
·无线通信物理层安全概述 | 第18-20页 |
·博弈论基础 | 第20-23页 |
·博弈论及其在无线网络中应用 | 第20-21页 |
·博弈论模型与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纳什均衡 | 第22-23页 |
·联盟博弈及其在无线通信中的应用 | 第23-25页 |
·典型联盟博弈 | 第23-24页 |
·联盟形成博弈 | 第24-25页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第三章 源和中继之间的安全博弈 | 第27-41页 |
·系统模型和博弈问题描述 | 第27-29页 |
·系统模型 | 第27-29页 |
·博弈问题描述 | 第29页 |
·博弈的理论分析 | 第29-34页 |
·博弈策略的分析 | 第29-32页 |
·博弈平衡点存在性的证明 | 第32-34页 |
·仿真分析和仿真结果 | 第34-40页 |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四章 多用户窃听信道中的联盟博弈 | 第41-53页 |
·系统的模型 | 第41-42页 |
·时分译码前传策略 | 第42-46页 |
·非时分译码前传策略 | 第46-49页 |
·仿真分析与结果 | 第49-52页 |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3-55页 |
·本论文工作总结 | 第53页 |
·下一步工作的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