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8页 |
1.1 进化算法概述 | 第11-13页 |
1.2 进化算法基本框架 | 第13-16页 |
1.3 进化策略研究综述 | 第16-25页 |
1.3.1 ES的演变 | 第16-17页 |
1.3.2 基本ES描述 | 第17-21页 |
1.3.3 ES的改进研究 | 第21-23页 |
1.3.4 ES论研究进展 | 第23-24页 |
1.3.5 应用 | 第24页 |
1.3.6 现状与趋势 | 第24-25页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构 | 第25-28页 |
第二章 变异算子的主导作用 | 第28-44页 |
2.1 基本遗传算法 | 第28-29页 |
2.2 一种强化引导型的遗传算法 | 第29-35页 |
2.2.1 IEGA基本原理 | 第30-32页 |
2.2.2 算法描述 | 第32页 |
2.2.3 仿真计算 | 第32-35页 |
2.3 IEGA的进一步改进 | 第35-39页 |
2.4 交叉算子作用机理分析 | 第39-43页 |
2.4.1 一维时交叉算子的作用 | 第40-42页 |
2.4.2 高维时交叉算子的作用 | 第42页 |
2.4.3 交叉算子的可替代性 | 第42-43页 |
2.4.4 无交叉算子的IEGA-2与进化策略 | 第43页 |
2.5 小结 | 第43-44页 |
第三章 单基因变异进化策略 | 第44-59页 |
3.1 进化策略中的变异算子 | 第44-49页 |
3.1.1 变异算子设计的一般原则 | 第44-45页 |
3.1.2 实数搜索空间的变异算子 | 第45-49页 |
3.2 单基因变异与全基因变异 | 第49-54页 |
3.2.1 成功变异的概率分析 | 第50-52页 |
3.2.2 局部搜索能力仿真分析 | 第52-54页 |
3.3 关于变异方式的进一步探讨 | 第54-59页 |
3.3.1 计算开销比较 | 第54-55页 |
3.3.2 H.Bremermann的早期研究 | 第55-56页 |
3.3.3 进化策略的变异思想 | 第56-57页 |
3.3.4 有关仿真计算结果的评价 | 第57-59页 |
第四章 单基因变异ES的步长控制 | 第59-85页 |
4.1 变异步长控制概述 | 第59-60页 |
4.2 变异步长与局部搜索性能的关系 | 第60-69页 |
4.2.1 理论分析 | 第61-65页 |
4.2.2 横向仿真分析 | 第65-69页 |
4.3 全局收敛性分析 | 第69-74页 |
4.3.1 概率意义下的收敛性 | 第69-70页 |
4.3.2 反例1 变异步长减小导致早熟收敛 | 第70-73页 |
4.3.3 反例2 单基因变异导致早熟收敛 | 第73-74页 |
4.4 均匀变异算子的引入 | 第74-75页 |
4.5 (μ+λ+κ)-ES | 第75-83页 |
4.5.1 算法描述 | 第75页 |
4.5.2 仿真计算 | 第75-83页 |
4.6 小结 | 第83-85页 |
第五章 基于(μ+λ+κ)-Es的多种群技术 | 第85-103页 |
5.1 引言 | 第85-87页 |
5.2 多种群技术综述 | 第87-92页 |
5.2.1 多种群GA | 第87-90页 |
5.2.2 多种群ES | 第90-91页 |
5.2.3 多种群技术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91-92页 |
5.3 多种群进化策略m×(μ+λ+κ)-ES | 第92-101页 |
5.3.1 算法结构 | 第92页 |
5.3.2 算法参数的设置 | 第92-93页 |
5.3.3 子种群的消亡与再生 | 第93-97页 |
5.3.4 算法实现 | 第97页 |
5.3.5 仿真计算 | 第97-101页 |
5.4 小结 | 第101-103页 |
第六章 进化算法仿真平台的研究 | 第103-116页 |
6.1 平台现状 | 第103页 |
6.2 算法平台的构建 | 第103-109页 |
6.2.1 基本要求 | 第103-104页 |
6.2.2 程序设计 | 第104-109页 |
6.3 应用1——复杂机电传动控制系统参数的优化组合 | 第109-112页 |
6.3.1 系统结构与数学模型 | 第109-110页 |
6.3.2 适应值函数 | 第110-111页 |
6.3.3 计算过程与结果 | 第111-112页 |
6.4 应用2——足球机器人的最优控制 | 第112-114页 |
6.4.1 机器人运动方程 | 第112-113页 |
6.4.2 机器人轮速的动力学方程 | 第113页 |
6.4.3 最优控制的描述与实现 | 第113-114页 |
6.6 小结 | 第114-116页 |
第七章 总结、创新与展望 | 第116-118页 |
参考文献 | 第118-132页 |
附录1 作者在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32-133页 |
附录2 作者在攻博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 | 第133-134页 |
致谢 | 第13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