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崇凤习俗初探
引言 | 第1-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9页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10页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10-14页 |
第三节 理论和方法 | 第14-17页 |
第四节 研究意义 | 第17-19页 |
第二章 习俗内容 | 第19-31页 |
第一节 汉族崇凤习俗 | 第19-27页 |
一、凤的形貌 | 第19-21页 |
二、凤的神性 | 第21-25页 |
三、凤的象征意义 | 第25-26页 |
四、凤的别称 | 第26-27页 |
第二节 少数民族崇凤习俗 | 第27-31页 |
一、畲族崇凤习俗 | 第27-28页 |
二、壮族崇凤习俗 | 第28-29页 |
三、苗族崇凤习俗 | 第29-30页 |
四、瑶族崇凤习俗 | 第30页 |
五、其他少数民族崇凤习俗 | 第30-31页 |
第三章 凤崇拜的起源 | 第31-39页 |
第一节 凤的原型 | 第31-34页 |
第二节 凤崇拜的产生 | 第34-39页 |
一、凤崇拜是对鸟崇拜的取代 | 第34-36页 |
二、凤崇拜是鸡崇拜的丰富和发展 | 第36-39页 |
第四章 凤崇拜的演变 | 第39-57页 |
第一节 凤形的演变 | 第39-42页 |
第二节 凤名的演变 | 第42-45页 |
第三节 凤由雄到雌的演变 | 第45-50页 |
第四节 文化涵义的演变 | 第50-57页 |
一、百鸟之王 | 第50-51页 |
二、保护神 | 第51-52页 |
三、祥瑞的象征 | 第52-53页 |
四、爱情的象征 | 第53-54页 |
五、专制皇权的象征 | 第54-55页 |
六、民族文化的象征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崇凤习俗的性质、作用和地位 | 第57-66页 |
第一节 凤崇拜的性质 | 第57-60页 |
一、图腾崇拜 | 第57-58页 |
二、灵物崇拜 | 第58-60页 |
第二节 崇凤习俗的作用 | 第60-62页 |
一、凝聚作用 | 第60-61页 |
二、鼓舞作用 | 第61页 |
三、审美作用 | 第61-62页 |
四、调节作用 | 第62页 |
第三节 崇凤习俗的地位 | 第62-66页 |
一、凤是人类想像力的杰作 | 第62-63页 |
二、凤崇拜是一种重要的民间信仰 | 第63-64页 |
三、崇凤习俗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 | 第64-66页 |
结束语 | 第66-68页 |
注释 | 第68-7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公开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详细摘要 | 第80-9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