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国有资产管理与评估论文

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关系研究

摘要第1-3页
ABSTRACT第3-8页
第一部分 导论第8-21页
 一、国有资产收益的基本内涵第8-11页
  (一) 国有资产收益的概念第8-9页
  (二) 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形式第9-11页
 二、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基本内涵第11-14页
  (一)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概念第11-12页
  (二)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构成要素第12-13页
  (三) 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关系第13-14页
 三、划分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理论依据第14-18页
  (一) 分级产权理论第14-15页
  (二) 政府职能理论第15-17页
  (三) 分税制理论第17-18页
 四、研究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关系的现实意义第18-21页
  (一) 有利于各级政府国有资产所有权的实现第18页
  (二) 有利于各级政府之间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第18-20页
  (三) 有利于国有资产管理的权利、责任和义务相统一第20-21页
第二部分 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关系现状第21-33页
 一、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关系的历史沿革第21-26页
  (一) 1949—1957年的统收统支体制第21-22页
  (二) 1958年的企业下放与财权下放第22页
  (三) 1970年的再次下放第22-23页
  (四) 1980—1984年的“分灶吃饭”财政体制第23-24页
  (五) 利改税制度第24页
  (六) 税利分流第24-25页
  (七) 1994年以来的分税制财政体制第25-26页
  (八) 十六大之后的新体制第26页
 二、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关系存在的问题第26-33页
  (一)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高度集中与分权型财政管理体制不相适应第27页
  (二) 各级政府之间事权与财权不统一第27-28页
  (三) 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法律依据方面的问题第28-30页
  (四) 国有资产收益征收领域中存在的问题第30-33页
第三部分 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关系国外借鉴第33-42页
 一、部分国家的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关系第33-39页
  (一) 法国:高度集权的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体系第33-35页
  (二) 美国:高度分权的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体系第35-36页
  (三) 日本: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国有资产收益分配体系第36-39页
 二、从国际比较分析中得到的启示与借鉴第39-42页
  (一) 国有资产收益是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40页
  (二) 地方政府普遍拥有程度不同的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第40页
  (三) 国有资产收益的分配都侧重于企业自身发展第40-41页
  (四) 财权与事权相统一且以法律法规为依据第41-42页
第四部分 理顺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对策建议第42-56页
 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选择第42-44页
  (一) 正确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分工第42-43页
  (二) 形成合理的国有资产布局结构第43-44页
  (三) 提高国有资产的运营效率第44页
 二、划分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的原则第44-47页
  (一) 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第44-45页
  (二) 财权与事权相统一的原则第45页
  (三) 兼顾效率与公平原则第45-46页
  (四) 法制化原则第46页
  (五) 收益分配权与财产所有权相匹配原则第46-47页
 三、完善中央与地方国有资产收益分配权关系的基本思路第47-56页
  (一) 摒弃高度集权的收益分配体系第47-48页
  (二) 建立适度分权的收益分配体系第48-49页
  (三) 建立健全法律保障体系第49-50页
  (四) 明确界定国有资产收益征收分配领域第50-52页
  (五) 配套改革第52-56页
参考文献第56-59页
后记第59-60页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第60页
东北财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第60页

论文共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NF-kappa B反义寡核苷酸对RA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白细胞介素-8表达的影响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重症胆管炎大鼠肝损伤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