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1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及研究价值 | 第9-10页 |
三、研究方法和目标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林明哲及山艺术文教基金会介绍 | 第11-33页 |
第一节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的归类问题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简要介绍 | 第13-17页 |
1.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捐助章程内容 | 第13-14页 |
2.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捐助章程的分析与解读 | 第14-17页 |
第三节 以“林明哲各个时期的收藏”为线索探究“山艺术”的收藏历史 | 第17-33页 |
1. 第一阶段:台湾本土油画的收藏 | 第18-21页 |
2. 第二阶段:以“川美”油画为代表的大陆艺术收藏 | 第21-25页 |
3. 第三阶段:以俄罗斯油画为主的欧美现当代艺术收藏 | 第25-30页 |
4. 第四阶段:极具艺术发展潜力的中国当代艺术家 | 第30-33页 |
第二章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收藏研究 | 第33-64页 |
第一节 藏品来源 | 第33-39页 |
1. 艺术家工作室 | 第34-36页 |
2. 画廊/艺术品拍卖市场/艺术品博览会 | 第36-37页 |
3. 购买特点 | 第37-39页 |
第二节 藏品构成 | 第39-43页 |
第三节 藏品管理 | 第43-59页 |
1. 藏品陈列展示 | 第43-45页 |
2. 藏品推广 | 第45-56页 |
3. 藏品养护及保险 | 第56-59页 |
第四节 藏品去向 | 第59-64页 |
1. 拍卖专场 | 第59-62页 |
2. 北京798林正艺术空间与“山艺术”的关系 | 第62-64页 |
第三章 “山艺术”的收藏标准以及它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意义 | 第64-79页 |
第一节 山艺术文教基金会的收藏标准 | 第64-68页 |
1. 民族性 | 第64-65页 |
2. 创新性 | 第65-67页 |
3. 个人性 | 第67-68页 |
4. 前瞻性 | 第68页 |
第二节 “山艺术”收藏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意义 | 第68-72页 |
1. “山艺术”藏品的学术意义 | 第69-70页 |
2. “山艺术”收藏行为对中国现当代艺术的影响与意义 | 第70-72页 |
第三节 对中国华人现当代艺术收藏的思考 | 第72-79页 |
1. 本土现状 | 第72-73页 |
2. 启示 | 第73-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附录 | 第81-118页 |
图录 | 第118-122页 |
致谢 | 第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