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理法律地位研究
引言 | 第1-11页 |
第一部分 公司业务执行权归属之分析 | 第11-19页 |
一、公司业务执行权归属立法例 | 第11-13页 |
(一) 美国立法例 | 第11-12页 |
(二) 日本立法例 | 第12页 |
(三) 我国台湾立法例 | 第12-13页 |
二、公司业务执行权归属之确定 | 第13-19页 |
(一) 经理全面地独立地享有公司业务执行权 | 第13-15页 |
(二) 经理享有公司业务执行权之意义 | 第15-19页 |
第二部分 经理法律地位之确定 | 第19-40页 |
一、关于经理性质的几种观点 | 第19-22页 |
(一) 代理人说 | 第19-20页 |
(二) 法定机关说 | 第20页 |
(三) 公司代表说 | 第20-21页 |
(四) 雇员说 | 第21-22页 |
二、对经理法律地位传统观点之分析 | 第22-25页 |
(一) 委托人不明确 | 第23页 |
(二) 无法体现经理与其他雇员之地位差异 | 第23-24页 |
(三) 代理人之地位与其权责及价值不相吻合 | 第24页 |
(四) 代理人之地位不利于交易秩序的稳定 | 第24-25页 |
三、确定经理为公司机关之法律地位 | 第25-27页 |
(一) 从“公司机关”的概念来看 | 第25-26页 |
(二) 从经理产生之使命来看 | 第26页 |
(三) 权力分化的结果是机关的创设 | 第26-27页 |
四、确定经理为公司机关之理论基础分析 | 第27-32页 |
(一) 信托理论概述 | 第27-29页 |
(二) 信托理论为经理法律地位之理论基础 | 第29-32页 |
五、董事会与经理的关系分析 | 第32-37页 |
(一) 经理与董事会关系之学说 | 第32-33页 |
(二) 确立经理与董事会之合作关系 | 第33-34页 |
(三) 董事会成员与经理职务兼任之问题 | 第34-37页 |
六、对我国《公司法》相关规定的完善建议 | 第37-40页 |
第三部分 关于经理权问题之探讨 | 第40-53页 |
一、经理权的权能 | 第41-44页 |
(一) 经理享有管理权能 | 第41-42页 |
(二) 经理享有代表权能 | 第42-44页 |
二、经理权的范围 | 第44-48页 |
(一) 经理权范围之立法比较 | 第44-46页 |
(二) 经理权范围之限制 | 第46-48页 |
三、对我国《公司法》经理权规定之完善 | 第48-53页 |
(一) 我国《公司法》之规定 | 第48-50页 |
(二) 对《公司法》规定之完善建议 | 第50-53页 |
结语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