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6页 |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7-8页 |
·国内外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 | 第7页 |
·城市轨道交通的地位和作用 | 第7-8页 |
·研究客流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城市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需求预测方法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研究的方法和内容 | 第11-16页 |
·轨道交通客流形成机理分析 | 第11-12页 |
·快速轨道交通客流预测的基本模式 | 第12-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城市发展与活动区位分析 | 第16-32页 |
·城市的发展规律 | 第16-17页 |
·城市发展的扩散-集聚-扩散 | 第16-17页 |
·我国正处在城市的加速集聚阶段 | 第17页 |
·城市演化过程的分析 | 第17-25页 |
·耗散结构的城市系统 | 第17-18页 |
·城市人口及就业岗位饱和状态的分析 | 第18-20页 |
·城市人口及就业岗位的增长过程描述 | 第20页 |
·城市人口以及就业岗位的分布 | 第20-25页 |
·西安市实例分析 | 第25-31页 |
·现状人口与就业岗位分布 | 第25页 |
·西安市远景充分发展条件下饱和人口 | 第25-26页 |
·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区人口发展趋势及分布预测 | 第26-30页 |
·线网规划区就业岗位发展趋势分析及分布预测 | 第30-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出行生成预测 | 第32-48页 |
·现状出行生成预测方法及评述 | 第32-37页 |
·国内外现行出行生成预测方法 | 第32-35页 |
·现行出行生成预测方法的局限性 | 第35-37页 |
·新出行生成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37-47页 |
·基本原则和假定 | 第37-38页 |
·出行生成预测的思路和模型的结构 | 第38-40页 |
·出行产生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40-45页 |
·出行生成预测模型的修正 | 第45-47页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出行分布预测 | 第48-56页 |
·现行出行分布预测方法及评述 | 第48-52页 |
·相关度出行分布预测修正方法 | 第52-55页 |
·对出行分布预测工作的反思 | 第52-53页 |
·出行分布修正的相关度法 | 第53-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第五章 交通方式划分预测 | 第56-70页 |
·现行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及评述 | 第56-57页 |
·现行城市轨道交通方式划分预测方法 | 第57-58页 |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分析 | 第58-69页 |
·影响交通方式选择的主要因素分析 | 第58-60页 |
·不同交通方式特点比较分析 | 第60-62页 |
·不同交通方式与轨道交通竞争关系分析 | 第62-64页 |
·竞争策略交通方式划分方法思路 | 第64-65页 |
·竞争策略交通方式划分模型 | 第65-69页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第六章 交通分配预测 | 第70-78页 |
·既有轨道交通分配预测模型评述 | 第70-73页 |
·交通分配预测模型综述 | 第70-71页 |
·国内轨道交通分配预测模型评述 | 第71-73页 |
·基于策略竞争关系的联合交通方式划分-交通分配方法 | 第73-77页 |
·方法的提出 | 第73-74页 |
·基本假定 | 第74页 |
·含轨道交通的广义公交网络描述 | 第74-75页 |
·线路的性能函数 | 第75页 |
·广义费用函数 | 第75-76页 |
·用户均衡模型 | 第76-77页 |
·本章小结 | 第77-78页 |
第七章 西安市城市轨道交通客流测试 | 第78-94页 |
·客流测试的基础 | 第78-82页 |
·交通小区划分 | 第78-79页 |
·客流测试研究的规模及时限 | 第79页 |
·客流测试研究的基本依据 | 第79页 |
·客流测试研究的基本观点 | 第79页 |
·交通供给 | 第79-82页 |
·客流测试的方法和步骤 | 第82-83页 |
·客流测试结果 | 第83-84页 |
·客流测试的比较分析 | 第84-93页 |
·客流测试结果分析 | 第84页 |
·客流特征比较分析 | 第84-93页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第94-96页 |
参考文献 | 第96-99页 |
致谢 | 第9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