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绪论 | 第1-15页 |
0.1 问题的提出 | 第9-10页 |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0.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0.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2页 |
0.3 研究对象 | 第12-13页 |
0.4 研究的适用性 | 第13页 |
0.5 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第1章 欠发达转轨国家政府职能与政府治理 | 第15-22页 |
1.1 经济学关于政府干预与自由放任的讨论 | 第15-16页 |
1.2 欠发达转轨国家的政府失灵 | 第16-17页 |
1.3 政府职能与政府治理的关系 | 第17-19页 |
1.3.1 资源配置与政府职能 | 第17页 |
1.3.2 政府的外部职能与外部治理 | 第17-18页 |
1.3.3 政府的内部职能与内部治理 | 第18页 |
1.3.4 欠发达转轨国家积极的政府职能 | 第18-19页 |
1.4 转轨体制下我国政府职能的转变 | 第19-22页 |
1.4.1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主要目标 | 第19页 |
1.4.2 我国政府职能转变的特殊性 | 第19-22页 |
第2章 政府治理及其模式 | 第22-28页 |
2.1 治理与政府治理理论 | 第22-25页 |
2.1.1 政府治理理论的发展 | 第22-23页 |
2.1.2 既有研究成果中关于政府治理的定义与研究范围概述 | 第23-24页 |
2.1.3 本文关于政府治理的定义 | 第24页 |
2.1.4 治理质量的判断标准 | 第24-25页 |
2.2 政府治理模式 | 第25-28页 |
2.2.1 政府治理模式的含义 | 第25页 |
2.2.2 政府治理模式的演进与比较 | 第25-28页 |
第3章 结构性政府治理模式的提出 | 第28-37页 |
3.1 事前治理途径与事后治理途径的基本概念 | 第28-30页 |
3.1.1 经济领域中的事前与事后途径 | 第28-29页 |
3.1.2 从经济治理扩展到政府治理领域 | 第29-30页 |
3.1.3 事前途径与事后途径在政府治理中的对立 | 第30页 |
3.2 政府事前治理模式的基本理念 | 第30-31页 |
3.3 政府事后治理模式的基本理念 | 第31-35页 |
3.3.1 尼斯坎南之谜 | 第32-34页 |
3.3.2 事后治理模式的内部市场模型 | 第34-35页 |
3.4 两种治理模式的结合—结构性治理模式 | 第35-37页 |
第4章 欠发达转轨国家政府结构性治理模式研究 | 第37-45页 |
4.1 合理的政府结构性治理模式基本特征 | 第37-38页 |
4.2 影响欠发达转轨国家政府治理结构合理性的决定因素 | 第38-40页 |
4.3 事前治理与事后治理结合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40-43页 |
4.4 欠发达转轨国家政府结构性治理模式的选择 | 第43-45页 |
第5章 欠发达转轨国家政府结构性治理的实现途径 | 第45-53页 |
5.1 欠发达转轨政府结构性治理的实现途径 | 第45-51页 |
5.1.1 多目标政府结构性治理 | 第45-47页 |
5.1.2 多公共事务政府结构性治理 | 第47-48页 |
5.1.3 多级政府结构性治理 | 第48-50页 |
5.1.4 综合政府结构性治理 | 第50-51页 |
5.2 对我国走向政府结构性治理过程的现实思考 | 第51-53页 |
结论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