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28页 |
1.1 数字电视的原理、标准和发展状况 | 第7-14页 |
1.1.1 电视的基本原理 | 第7-9页 |
1.1.2 数字电视及其标准 | 第9-11页 |
1.1.3 高清晰度电视的市场发展 | 第11-14页 |
1.2 MPEG-2标准概述及音视频压缩原理 | 第14-26页 |
1.2.1 MPEG历史概要 | 第14-16页 |
1.2.2 MPEG-2标准简介 | 第16-18页 |
1.2.3 MEPG-2音视频压缩原理 | 第18-26页 |
1.3 本文内容安排 | 第26-27页 |
1.4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第二章 MPEG-2传输流系统层语法语义的分析 | 第28-49页 |
2.1 一些概念的理解 | 第29-30页 |
2.1.1 节目 | 第29页 |
2.1.2 显示单元和访问单元 | 第29-30页 |
2.2 基本流的分析 | 第30-31页 |
2.3 打包基本流的分析 | 第31-33页 |
2.4 传输流的分析 | 第33-38页 |
2.5 节目专用信息PSI的分析 | 第38-44页 |
2.5.1 PAT表语法结构 | 第40-41页 |
2.5.2 PMT表语法结构 | 第41-42页 |
2.5.3 条件访问表CAT | 第42-43页 |
2.5.4 PSI结构关系 | 第43-44页 |
2.6 时间标签和时钟基准的分析 | 第44-47页 |
2.6.1 时钟基准的分析 | 第46页 |
2.6.2 时间标签的分析 | 第46-47页 |
2.7 分析结论 | 第47-48页 |
2.8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MPEG-2传输流系统层解码策略的软件实现 | 第49-83页 |
3.1 PSI软件解析 | 第49-61页 |
3.1.1 PAT表解析 | 第50-55页 |
3.1.2 PMT表解析 | 第55-61页 |
3.2 系统时钟基准恢复 | 第61-67页 |
3.2.1 PCR恢复STC的方法 | 第62-64页 |
3.2.2 PCR恢复与分析 | 第64-67页 |
3.3 音视频同步策略 | 第67-73页 |
3.3.1 视频同步策略 | 第67-68页 |
3.3.2 音频同步策略 | 第68-69页 |
3.3.3 一些同步中要注意的问题 | 第69-73页 |
3.4 传输流系统层解析 | 第73-82页 |
3.4.1 输入码流的同步 | 第75-76页 |
3.4.2 PID过滤器 | 第76-77页 |
3.4.3 PAT的解析 | 第77页 |
3.4.4 PMT的解析 | 第77-78页 |
3.4.5 音频、视频及其他数据包的解析 | 第78-82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四章 系统层框架设计及仿真 | 第83-104页 |
4.1 C程序仿真解码结构 | 第83-90页 |
4.1.1 程序仿真框架 | 第83-84页 |
4.1.2 程序仿真实现及注意问题 | 第84-90页 |
4.2 系统框架结构及仿真工作 | 第90-103页 |
4.2.1 软硬件划分 | 第90-91页 |
4.2.2 系统层框架 | 第91-92页 |
4.2.3.硬件模块仿真 | 第92-96页 |
4.2.4 软件模块仿真 | 第96-103页 |
4.3 本章小结 | 第103-104页 |
第五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第104-107页 |
参考文献 | 第107-111页 |
致谢 | 第1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