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7页 |
1 小麦的Waxy蛋白 | 第10-11页 |
2 小麦Wx基因的序列及表达 | 第11-13页 |
·Wx基因的结构和序列 | 第11-12页 |
·小麦Wx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及过渡肽分析 | 第12-13页 |
3 糯性(Waxy)小麦的产生途径 | 第13-14页 |
4 品质性状及其用途的研究 | 第14-15页 |
·糯小麦品质性状的研究 | 第14页 |
·糯小麦的用途 | 第14页 |
·小麦淀粉品质改良综合标记辅助选择体系的研究 | 第14-15页 |
5 小麦淀粉与品质的关系 | 第15-16页 |
·淀粉粘度性状及其对品质的影响 | 第15页 |
·淀粉粘度性状与面条品质 | 第15-16页 |
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6-1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7-24页 |
1 小麦推广品种与糯性系杂交后代糯小麦材料鉴定试验 | 第17-18页 |
·供试材料和组合配制 | 第17页 |
·籽粒切面碘试剂染色鉴定 | 第17-18页 |
2 糯小麦若干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试验 | 第18页 |
·供试品种 | 第18页 |
·田间试验 | 第18页 |
·品质分析 | 第18页 |
3 糯小麦及部分普通小麦品种主要淀粉性状试验 | 第18-22页 |
·供试品种 | 第18页 |
·田间试验 | 第18页 |
·品质分析 | 第18-19页 |
·直链淀粉含量测定方法 | 第19-20页 |
·RVA测定方法 | 第20-22页 |
4 小麦品种糯性(Waxy)蛋白的电泳方法实验 | 第22-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实验方法 | 第22-2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4-33页 |
1 小麦推广品种与糯性系杂交后代糯小麦材料鉴定的研究 | 第24-25页 |
2 糯小麦若干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研究 | 第25-29页 |
·品种间方差分析结果 | 第25页 |
·9个性状平均值及其多重比较 | 第25-29页 |
3 糯小麦及部分普通小麦品种主要淀粉性状的研究 | 第29-32页 |
·品种间方差分析结果 | 第29页 |
·10个主要淀粉性状平均值及其多重比较 | 第29-32页 |
4 小麦品种Waxy蛋白的电泳方法 | 第32-33页 |
讨论 | 第33-35页 |
1 关于小麦推广品种与糯性系杂交后代糯小麦材料的选择 | 第33页 |
2 关于糯小麦若干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的研究 | 第33-34页 |
·糯小麦在品质改良中的作用 | 第33页 |
·糯小麦的利用 | 第33-34页 |
3 关于糯小麦及部分普通小麦品种主要淀粉性状 | 第34页 |
4 关于小麦品种糯性(Waxy)蛋白的电泳方法 | 第34-35页 |
结论 | 第35-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42页 |
致谢 | 第42-43页 |
作者简介 | 第43-44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