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前言 | 第1-25页 |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3-23页 |
·小麦冠层氮素的时空分布 | 第13-15页 |
·氮素对小麦品质的影响 | 第15-18页 |
·氮素的光谱诊断 | 第18-22页 |
·小麦品质遥感预测的可行性 | 第22-23页 |
·冬小麦品质遥感预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应用前景 | 第23页 |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论文结构 | 第23-24页 |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24-25页 |
第二章 冬小麦冠层氮素时空分布动态 | 第25-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5-27页 |
·试验设计 | 第25-26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26-2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7-38页 |
·冠层氮素随时间的消长动态 | 第27-29页 |
·叶片含氮量对氮素的反应 | 第29页 |
·茎鞘含氮量变化趋势 | 第29页 |
·叶片及茎鞘氮素输出特点 | 第29-31页 |
·冠层不同层次叶片和茎鞘氮素分配 | 第31页 |
·叶片和茎鞘氮素垂直梯度 | 第31-35页 |
·叶片全氮密度(CND)在冠层内的垂直分布 | 第35-36页 |
·叶片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垂直分布 | 第36页 |
·不同层次叶片含氮量与硝酸还原酶活性(NRA)的相关性 | 第36-38页 |
本章小结 | 第38-40页 |
第三章 冬小麦冠层氮素与籽粒品质的关系 | 第40-4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0-41页 |
·试验设计 | 第40页 |
·测定项目及方法 | 第40-4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1-46页 |
·两种蛋白质类型品种籽粒品质的比较 | 第41页 |
·叶片和茎鞘含氮量与籽粒品质的关系 | 第41-43页 |
·叶片和茎鞘氮素输出量与籽粒品质关系 | 第43-44页 |
·冠层不同层次氮素与籽粒品质的关系 | 第44-45页 |
·氮素垂直梯度与籽粒品质的关系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冬小麦冠层氮素状况的高光谱遥感诊断 | 第48-6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8-52页 |
·试验设计 | 第48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48-5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2-54页 |
·光谱参量与冬小麦氮素的相关性 | 第52-53页 |
·冬小麦氮素的高光谱诊断 | 第53页 |
·冬小麦不同株型品种的识别 | 第53-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62页 |
第五章 冬小麦冠层中下层氮素状况遥感诊断 | 第62-7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2-65页 |
·试验设计 | 第62页 |
·测定项目和方法 | 第62-6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5-71页 |
·冠层光合有效辐射的垂直分布 | 第65页 |
·冠层内不同叶层生化组分的光谱响应 | 第65-68页 |
·冠层中下层叶片氮素状况的高光谱诊断 | 第68-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六章 冬小麦籽粒蛋白质含量的高光谱遥感预测 | 第72-7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2-74页 |
·试验设计 | 第72-73页 |
·测定项目与方法 | 第73-7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4-78页 |
·冬小麦叶片含氮量与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关系 | 第74页 |
·植被指数与叶片含氮量间的关系 | 第74-76页 |
·籽粒蛋白质含量预测模型及其检验 | 第76-78页 |
本章小结 | 第78-79页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79-87页 |
·冬小麦冠层氮素时空变化特征 | 第79-80页 |
·冬小麦冠层氮素的时间维分布 | 第79-80页 |
·冬小麦冠层氮素的空间维分布 | 第80页 |
·冬小麦籽粒品质遥感监测的基础:冬小麦冠层氮素时空变化与籽粒品质的关系 | 第80-81页 |
·冬小麦冠层氮素随时间变化与籽粒品质的关系 | 第80-81页 |
·冬小麦冠层氮素空间变化与籽粒品质的关系 | 第81页 |
·冬小麦籽粒品质遥感监测的基础:植株氮素状况的遥感诊断 | 第81-82页 |
·冬小麦不同层次植株光谱信息提取和中下层氮素状况的诊断及株型识别 | 第82-83页 |
·冬小麦籽粒品质的遥感预测 | 第83-84页 |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展望 | 第84-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7页 |
致谢 | 第97-99页 |
作者简介 | 第99-10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