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1.1 政策背景 | 第8页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8-9页 |
1.2.1 研究的目的 | 第8-9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9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1.4 研究的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我国住房保障现状及成功经验分析 | 第12-31页 |
2.1 全国住房保障基本情况 | 第12-16页 |
2.1.1 最低收入者的概念 | 第12页 |
2.1.2 住房状况 | 第12-16页 |
2.2 国内成功经验分析 | 第16-30页 |
2.2.1 北京经验 | 第18-20页 |
2.2.2 上海经验 | 第20-23页 |
2.2.3 成都经验 | 第23-26页 |
2.2.4 广州经验 | 第26-30页 |
2.3 《城镇最低收入家庭廉租住房管理办法》的意义 | 第30-31页 |
3 建立我国住房保障制度的主要问题和难点 | 第31-36页 |
3.1 部分领导重视不够,政府职能缺位 | 第31页 |
3.2 制度建设滞后,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 | 第31-32页 |
3.3 现行的廉租房制度存在矛盾 | 第32-36页 |
3.3.1 缺乏明确的目标和长远规划 | 第32页 |
3.3.2 廉租对象覆盖面过于狭窄 | 第32-33页 |
3.3.3 迫切的需求与短缺的房源供给 | 第33页 |
3.3.4 资金来源渠道单一 | 第33-34页 |
3.3.5 供应手段匾乏 | 第34-35页 |
3.3.6 住房法律、法规建设滞后 | 第35-36页 |
4 发达国家或地区住房保障体制的作法与经验、教训 | 第36-52页 |
4.1 美国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方法 | 第36页 |
4.2 欧洲部分国家住房保障制度 | 第36-45页 |
4.2.1 英国的住房政策 | 第36-40页 |
4.2.2 德国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40-42页 |
4.2.3 瑞典哥德堡市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42-44页 |
4.2.4 比利时安特卫普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44-45页 |
4.2.5 俄罗斯:尚在建设、完善中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45页 |
4.3 东亚部分国家和地区的住房保障制度 | 第45-47页 |
4.3.1 日本住房保险在其社会保障中占有十分突出的地位 | 第45-46页 |
4.3.2 韩国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的方法 | 第46页 |
4.3.3 新加坡采取政府提供住房和公积金制度 | 第46-47页 |
4.3.4 香港住房保障制度 | 第47页 |
4.4 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社会住房保障情况 | 第47-49页 |
4.5 对我国建立和完善住房保障的启示 | 第49-52页 |
4.5.1 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住房保障的方式不一 | 第49页 |
4.5.2 社会经济政策取向对保障方式有重要影响 | 第49-50页 |
4.5.3 政府要有专门的负责机构和必要的资金投入 | 第50-51页 |
4.5.4 要与国情相结合,综合设计 | 第51-52页 |
5 完善我国住房保障体制的政策建议 | 第52-60页 |
5.1 提高政府对住房保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 第52-53页 |
5.2 将最低收入阶层住房保障与国家的社会政策联系起来 | 第53-55页 |
5.3 完善现行的廉租房政策的建议 | 第55-58页 |
5.3.1 保障对象应扩展到夹心层、进城务工群体等 | 第55-57页 |
5.3.2 资金来源以政府财政预算安排为主,多渠道筹措 | 第57页 |
5.3.3 保障方式以发放住房租赁补贴为主,开放三级市场,实物配租和租金核减为辅 | 第57-58页 |
5.3.4 保障水平不宜过高 | 第58页 |
5.4 前景展望 | 第58-60页 |
6 结论 | 第60-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