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构建的时代背景 | 第1-43页 |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两大潮流的发展 | 第14-19页 |
·经济全球化是关系世界经济全局的大趋势 | 第14-15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 | 第15-18页 |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中经阶段 | 第18-19页 |
·世界三大区域经济集团的形成、演变和影响 | 第19-26页 |
·欧洲联盟 | 第20-22页 |
·北美自由贸易区 | 第22-24页 |
·亚太经合组织 | 第24-26页 |
·东盟及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 第26-32页 |
·东盟经济合作发展概况 | 第27-29页 |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 第29-31页 |
·东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前景 | 第31-32页 |
·东亚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 | 第32-43页 |
·美国经济衰退及其东亚战略的调整 | 第33-34页 |
·日本经济“领头雁”地位面临考验 | 第34-36页 |
·东盟各国的经济出现急剧波动 | 第36-38页 |
·中国经济“发动机”作用日益凸显 | 第38-43页 |
第二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创建 | 第43-78页 |
·创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43-51页 |
·东盟内部的相对脆弱性 | 第43-46页 |
·中国与东盟贸易的互补性 | 第46-47页 |
·中国与东盟经济的互利性 | 第47-51页 |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困难和障碍 | 第51-55页 |
·自由贸易区内部建设的问题 | 第51-53页 |
·东盟与其他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的影响 | 第53-54页 |
·东盟区内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 第54页 |
·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干预 | 第54-55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框架内容 | 第55-71页 |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基本架构 | 第55-59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合作框架 | 第59-60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内容 | 第60-61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态势 | 第61-71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效能作用 | 第71-78页 |
·为中国和东南亚地区安全稳定提供有力保障 | 第71-73页 |
·为中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积极作用 | 第73-74页 |
·为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 第74-78页 |
第三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与东盟经济的发展 | 第78-115页 |
·中国与东盟各国的贸易分析 | 第78-106页 |
·马来西亚:中国制造业企业投资的“福地” | 第78-81页 |
·新加坡:中国产品走向世界的“跳板” | 第81-86页 |
·泰国:中国水果、玩具的“超级市场” | 第86-89页 |
·印尼:中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大有可为的舞台 | 第89-92页 |
·越南:中国7类企业近水楼台可得“越” | 第92-95页 |
·菲律宾:中国3类企业寻找商机的“肥田” | 第95-97页 |
·缅甸:中国农林企业合作的“优质”伙伴 | 第97-99页 |
·柬埔寨:中国中小企业投资的新乐园 | 第99-102页 |
·文莱:中国优势企业细分市场能“掘金” | 第102-104页 |
·老挝:中国初级工业产业转移的新天地 | 第104-106页 |
·东盟在自由贸易区框架下复苏经济的应对策略 | 第106-115页 |
·东盟复苏经济的整体战略 | 第106-107页 |
·东盟各国经济策略及对华贸易政策调整 | 第107-115页 |
第四章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给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 第115-167页 |
·西南民族地区发展概况 | 第115-118页 |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 | 第115-116页 |
·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 第116-117页 |
·二元经济特征明显 | 第117页 |
·对外开放程度不够 | 第117-118页 |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为西南民族地区带来的时代机遇 | 第118-123页 |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地区由国内边陲变为国际通道的重要条件 | 第118-119页 |
·自由贸易区是拉动西南民族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 | 第119-120页 |
·自由贸易区是全面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 | 第120-121页 |
·自由贸易区是西南民族团结、边疆稳定的重要保障 | 第121-122页 |
·自由贸易区是加强西南民族地区与东南亚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 第122-123页 |
·西南民族地区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优势和障碍 | 第123-141页 |
·有利条件 | 第123-134页 |
·制约因素 | 第134-141页 |
·西南民族地区应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对策 | 第141-167页 |
·大通道战略 | 第141-145页 |
·大通信战略 | 第145-147页 |
·大经贸战略 | 第147-150页 |
·大口岸战略 | 第150-153页 |
·走出去战略 | 第153-161页 |
·政策倾斜战略 | 第161-163页 |
·特色经济战略 | 第163-164页 |
·内外合作战略 | 第164-167页 |
第五章 西南民族地区面向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桥头堡和积聚核 | 第167-210页 |
·广西、云南是西南地区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 | 第167-175页 |
·桂滇是连接中国与东盟的重要桥梁和枢纽 | 第168-169页 |
·桂滇是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资源相对富集的区域 | 第169-171页 |
·桂滇面向东南亚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 | 第171-174页 |
·中国-东盟博览会为广西实现跨越式发展创造了新机遇 | 第174-175页 |
·桂滇力争成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桥头堡” | 第175-192页 |
·桂滇关于东盟“桥头堡”的角逐与较量 | 第175-179页 |
·广西面向东盟确立的国际发展取向 | 第179-184页 |
·云南针对东盟确立的大发展思路 | 第184-190页 |
·加强桂滇区域合作,共建桂滇自由贸易区 | 第190-192页 |
·南贵昆经济区是西南民族经济增长的核心区 | 第192-195页 |
·南、贵、昆三市在西南经济增长中具有较强的带动能力 | 第193-194页 |
·南贵昆经济区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 第194-195页 |
·南贵昆经济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中具有明显的比较优势 | 第195页 |
·南贵昆经济区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积聚核的发展对策 | 第195-210页 |
·加快南贵昆经济区内部的整合进程 | 第196-199页 |
·积极参与构建“9+2”泛珠三角经济区 | 第199-203页 |
·全力办好“中国-东盟博览会” | 第203-207页 |
·切实加强与东盟各国的合作交流 | 第207-210页 |
参考文献 | 第210-215页 |
后记 | 第215-217页 |
作者声明 | 第21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