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1 引言 | 第10-20页 |
·相互作用分析 | 第10页 |
·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 | 第10-11页 |
·毛细管电泳研究药物与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1页 |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 | 第11-17页 |
·发展概况 | 第11-12页 |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的特点 | 第12-13页 |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中溶质的迁移模型 | 第13-14页 |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的筛分介质 | 第14-17页 |
·毛细管筛分电泳相互作用分析 | 第17-19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突破 | 第19-20页 |
2 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电泳淌度 | 第20-21页 |
·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峰漂移模型 | 第21-23页 |
·求解结合常数的淌度比法 | 第23-25页 |
·常规计算方法遇到的问题 | 第23页 |
·淌度比 | 第23-24页 |
·求解结合常数的淌度比法 | 第24-25页 |
3 LPA为筛分介质的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 | 第25-32页 |
·实验条件 | 第25-27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25页 |
·线性聚丙烯酰胺溶液的制备 | 第25页 |
·操作条件 | 第25-27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7-31页 |
·不同浓度线性聚丙烯酰胺对淌度的影响 | 第27-29页 |
·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测定扑尔敏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 | 第29页 |
·毛细管区带电泳测定扑尔敏与牛血清白蛋白的结合常数 | 第29-31页 |
·小结 | 第31-32页 |
4 葡聚糖为筛分介质的无胶筛分毛细管电泳相互作用分析 | 第32-38页 |
·实验条件 | 第32-33页 |
·实验仪器和试剂 | 第32页 |
·葡聚糖溶液的配制 | 第32-33页 |
·操作条件 | 第3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3-37页 |
·不同浓度葡聚糖对淌度的影响 | 第33-36页 |
·吲哚美辛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测定 | 第36-37页 |
·伊贝沙坦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常数的测定 | 第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5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 | 第38-43页 |
·前言 | 第38页 |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的原理 | 第38-40页 |
·毛细管电泳手性拆分的各种手性选择剂 | 第40-42页 |
·环糊精及其衍生物 | 第40页 |
·蛋白质 | 第40-41页 |
·冠醚 | 第41页 |
·大环抗生素 | 第41-42页 |
·多糖类化合物 | 第42页 |
·小结 | 第42页 |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及突破 | 第42-43页 |
6 扑尔敏对映体的毛细管电泳研究 | 第43-49页 |
·理论推导 | 第43-44页 |
·实验部分 | 第44-4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4页 |
·实验方法 | 第44-45页 |
·结果和讨论 | 第45-49页 |
·扑尔敏对映体与β-环糊精结合常数的计算 | 第45-46页 |
·β-环糊精理论最佳浓度的计算 | 第46-47页 |
·对映体的淌度与分离选择性的关系 | 第47-49页 |
7 西布曲明对映体的分离与定量分析研究 | 第49-57页 |
·仪器与试药 | 第49-50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50-57页 |
·西布曲明旋光度的测定 | 第50页 |
·操作条件的选择 | 第50-53页 |
·西布曲明对映体的含量测定 | 第53-54页 |
·西布曲明对映体与β-环糊精结合常数的测定 | 第54-55页 |
·毛细管电泳与高效液相色谱手性拆分西布曲明对映体的比较 | 第55-57页 |
8 结论与展望 | 第57-59页 |
·结论 | 第57-58页 |
·展望 | 第58-59页 |
致 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9页 |
附: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