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品种灭弧室柔性装配系统研究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9页 |
| ·引言 | 第8页 |
| ·国内外柔性装配系统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面向装配的设计(DFA) | 第9页 |
| ·装配序列规划 | 第9页 |
| ·装配工艺规划 | 第9-10页 |
| ·柔性装配系统需求分析 | 第10-11页 |
| ·柔性装配系统(FAS)的构成 | 第11-12页 |
| ·柔性装配系统的特点 | 第12-13页 |
| ·自动化系统策略 | 第13-14页 |
| ·课题来源、背景及论文的主要内容 | 第14-15页 |
| ·课题的目标 | 第15-16页 |
| ·灭弧室组成介绍 | 第16-19页 |
| 第二章 关键技术及现代工业控制技术概述 | 第19-28页 |
| ·可编程控制器PLC | 第19-22页 |
| ·控制系统的发展过程 | 第19页 |
| ·PLC的概念 | 第19-20页 |
| ·PLC的主要功能及特点 | 第20-21页 |
| ·PLC的工作原理 | 第21-22页 |
| ·触摸屏 | 第22页 |
| ·伺服技术与伺服系统 | 第22-24页 |
| ·伺服机构的基本模型 | 第22-23页 |
| ·反馈系统 | 第23页 |
| ·伺服机构的基本构成 | 第23-24页 |
| ·气液增压缸原理简介 | 第24-26页 |
| ·气压增压缸的原理 | 第25页 |
| ·气液增压缸的特点 | 第25-26页 |
| ·FAS系统的故障诊断技术 | 第26-28页 |
| ·FAS故障诊断的必要性与难点 | 第26页 |
| ·FAS故障诊断的常用方法 | 第26-28页 |
| 第三章 系统的总体结构及特点 | 第28-37页 |
| ·系统的概述 | 第28-30页 |
| ·系统的结构 | 第30-35页 |
| ·可编程控制器PLC | 第32页 |
| ·主装配系统组成 | 第32-33页 |
| ·故障诊断和报警系统 | 第33页 |
| ·夹具介绍 | 第33页 |
| ·伺服电动缸及其控制器部件 | 第33-34页 |
| ·监测系统元件介绍 | 第34-35页 |
| ·系统的控制部分要求 | 第35-37页 |
| ·系统的参数要求 | 第35页 |
| ·控制系统的方框图 | 第35-37页 |
| 第四章 主装配系统控制过程及原理 | 第37-48页 |
| ·主装配系统的工作过程 | 第37-40页 |
| ·输送系统 | 第37-39页 |
| ·供料系统 | 第39页 |
| ·装配系统 | 第39-40页 |
| ·装配工位 | 第40-47页 |
| ·多片装配工位 | 第40-41页 |
| ·异型片单片装配工位 | 第41-43页 |
| ·复合工位装配 | 第43-44页 |
| ·铆压 | 第44-45页 |
| ·成品下线 | 第45-47页 |
| ·主装配系统的控制要求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软件的开发、设计 | 第48-69页 |
| ·PLC编程控制的介绍 | 第48页 |
| ·伺服系统配置与编程 | 第48-52页 |
| ·人机界面 | 第52-56页 |
| ·控制程序介绍 | 第56-69页 |
| ·多片直型灭弧栅装配 | 第57-59页 |
| ·单异形灭弧室装配 | 第59-61页 |
| ·组合工位装配程序 | 第61-63页 |
| ·灭弧室铆压成型 | 第63-64页 |
| ·下线工位程序介绍 | 第64-65页 |
| ·输送系统程序介绍 | 第65-68页 |
| ·故障诊断 | 第68-69页 |
| 第六章 总结 | 第69-71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前景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