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15页 |
| ·选题工程背景 | 第7-8页 |
| ·目前国内CAD/CAM及参数化技术概述 | 第8-13页 |
| ·目前国内CAD/CAM技术概述 | 第8-10页 |
| ·目前国内参数化技术概述 | 第10-12页 |
| ·参数化设计方法分析 | 第12-13页 |
| ·国内连杆加工的现状 | 第13-14页 |
|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2 课题的总体设计方案 | 第15-22页 |
| ·课题总体方案构思 | 第15页 |
| ·功能模块 | 第15-16页 |
| ·软件程序主流程框图 | 第16-18页 |
| ·开发工具的选型方案 | 第18-22页 |
| ·建模工具的选用 | 第18-19页 |
| ·编程工具的选用 | 第19-22页 |
| 3 关键技术的实现 | 第22-41页 |
| ·连杆模具造型主要尺寸参数化的实现备 | 第22-30页 |
| ·LJ462qa系列连杆模具模型编程参数化造型程序结构 | 第23-24页 |
| ·Yc6108qa系列连杆模具模型参数化设计程序流程 | 第24页 |
| ·Yc6108qa系列参数化建模程序代码 | 第24-26页 |
| ·LJ462q系列参数化建模程序代码 | 第26-30页 |
| ·CAM中切削用量F_(XY)、F_Z与S自动化生成的实现 | 第30-41页 |
| ·切削用量F_(XY)、F_Z与S自动化生成的原理 | 第30-35页 |
| ·切削用量F_(XY)、F_Z与S自动化生成的程序框图 | 第35-41页 |
| 4 系统功能实现 | 第41-51页 |
| ·系统功能 | 第41页 |
| ·能界面及使用方法 | 第41-51页 |
| 5 结论 | 第51-53页 |
| 6 致谢 | 第53-54页 |
| 7 参考文献 | 第54-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