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之监管体系探讨
引言 | 第1-12页 |
一、 分业转向混业的必然趋势 | 第6-7页 |
二、 混业经营两种模式的比较与选择 | 第7-9页 |
三、 中国金融实践与政策的动向 | 第9-11页 |
四、 本文的研究核心 | 第11-12页 |
第一章 金融监管理论评述 | 第12-18页 |
一、 管制的社会利益论 | 第12-15页 |
二、 追逐论 | 第15-16页 |
三、 供求论 | 第16页 |
四、 利益与成本平衡论 | 第16-18页 |
第二章 金融监管的分类与模式 | 第18-22页 |
一、 金融监管的分类 | 第18-19页 |
二、 金融监管的模式 | 第19-22页 |
第三章 国外金融业混业经营的监管体系之比较 | 第22-36页 |
一、 美国多层面金融监管体制 | 第22-26页 |
二、 英国集权式金融监管体制 | 第26-30页 |
三、 德国全能银行式监管体制 | 第30-33页 |
四、 对三种监管模式的比较 | 第33-36页 |
第四章 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下监管的特性分析 | 第36-47页 |
一、 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特殊性 | 第36-41页 |
二、 内部交易的监管 | 第41-42页 |
三、 内部控制的监管 | 第42-43页 |
四、 金融控股集团结构透明度的监管 | 第43-44页 |
五、 股东的适当性及任职者资格的审查 | 第44页 |
六、 监管机构(部门)之间的信息交流 | 第44-47页 |
第五章 中国实施金融控股公司模式之监管体系探讨 | 第47-52页 |
一、 我国监管体系的选择 | 第47-50页 |
二、 金融控股公司监管网络的建设 | 第50-52页 |
结论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55-56页 |
后记 | 第5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