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诗歌论文

唐代乐府诗研究

中文摘要第1-3页
英文摘要第3-7页
緒論第7-34页
 第一章 研究對象的确立第7-17页
 第二章 研究綜述第17-34页
上編 歷史篇第34-101页
 第一章 初盛唐:舊題樂府詩從承襲走向高潮第34-66页
  第一節 初唐樂府詩創作中的承襲之風第34-41页
  第二節 樂府詩形式的新變第41-48页
  第三節 表現手法的轉變:由客觀轉向主觀第48-52页
  第四節 清商曲題目的擬寫第52-60页
  第五節 舊題樂府詩創作的高潮第60-66页
 第二章 中唐:新題樂府詩創作的繁榮第66-88页
  第一節 新題諷諭樂府詩在中唐興起的原因第66-73页
  第二節 大歷樂府詩論第73-80页
  第三節 張王元白樂府詩異同論第80-87页
  第四節 新題樂府詩的繁榮(未打印)第87-88页
 第三章 晚唐:樂府詩的衰微第88-101页
  第一節 豔體樂府詩的復興第88-94页
  第二節 樂府詩的衰微第94-101页
下編 理論篇第101-232页
 第一章 唐人創作樂府詩動機考論第101-111页
 第二章 唐代樂府詩與音樂第111-122页
  第一節 舊題樂府詩的入樂問題第111-121页
  第二節 新樂府與音樂(未打印)第121-122页
 第三章 唐代樂府詩的創作方式——模倣第122-196页
  第一節 唐前樂府詩的模倣第124-131页
  第二節 題目的模倣第131-137页
  第三節 題材的繼承與嬗變第137-151页
  第四節 形式模倣分析之一第151-158页
  第五節 形式模倣分析之二第158-164页
  第六節 形式模倣分析之三第164-170页
  第七節 從《巫山高》看樂府詩創作中的模倣現象第170-179页
  第八節 從模倣的角度看王昌齡的《出塞》和高适的《燕歌行》第179-185页
  第九節 從模倣的角度看李白的樂府詩創作第185-192页
  第十節 文人擬寫樂府詩致誤述略第192-196页
 第四章 唐代樂府詩的文體特徵第196-232页
  第一節 樂府詩成為“詩之一体”第196-203页
  第二節 歌辭性題目的亞文體意義第203-232页
結論第232-239页
主要參考文獻第239-243页
致謝第243-6页
附錄(未打印):第6-244页
 一、 唐代郊廟歌辭考論第6页
 二、 漢魏六朝樂府詩一覽表第6页
 三、 唐代樂府詩一覽表第6页
 四、 唐代樂府詩資料彙評第6-244页

论文共24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50年中国气候变化的特征与中国夏季降水的气候学
下一篇:青少年年龄、骨龄、牙龄在口腔正畸学中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