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绪论 | 第1-22页 |
| ·课题的提出 | 第13-15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13页 |
|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 第13-14页 |
| ·本文的出发点 | 第14-15页 |
| ·研究的历史及现状 | 第15-19页 |
|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领域的应用发展 | 第15-17页 |
| ·遥感技术在水资源应用方面的评述 | 第17-19页 |
| ·研究内容及技术流程 | 第19-22页 |
| ·研究的内容 | 第19-20页 |
| ·研究的技术流程 | 第20-22页 |
| 2 MODIS数据的数据处理与参数计算 | 第22-33页 |
| ·MODIS数据处理 | 第22-27页 |
| ·MODIS数据特征 | 第22-24页 |
| ·MODISlB数据处理流程 | 第24页 |
| ·MODISlB数据几何校正 | 第24-25页 |
| ·MODISIB数据大气校正 | 第25-26页 |
| ·MODISIB反射率的太阳高度角校正 | 第26-27页 |
| ·MODISIB数据坏值及噪音去除 | 第27页 |
| ·地面数据的观测与计算 | 第27-32页 |
| ·数据观测 | 第28-30页 |
| ·反照率反演和有效能量计算 | 第30-31页 |
| ·其它参数的确定 | 第31-32页 |
| ·小结 | 第32-33页 |
| 3 空间尺度、时间尺度的扩展 | 第33-62页 |
| ·空间尺度的扩展 | 第33-51页 |
| ·空间尺度问题的来源 | 第33-39页 |
| ·双层模型的尺度扩展 | 第39-49页 |
| ·MODIS数据通量及尺度空间扩展效应 | 第49-51页 |
| ·时间尺度扩展 | 第51-61页 |
| ·简化法 | 第52-54页 |
| ·蒸发比率不变法 | 第54-59页 |
| ·主要问题 | 第59-61页 |
| ·小结 | 第61-62页 |
| 4 区域水资源定量测算模型参量的遥感反演 | 第62-96页 |
| ·基于MODIS数据的NDVI遥感反演 | 第62-72页 |
| ·NDVI发展过程 | 第62-63页 |
| ·NDVI的主要类型 | 第63-65页 |
| ·MODIS植被指数特征 | 第65-67页 |
| ·MODIS植被指数算法实现 | 第67-69页 |
| ·植被指数的影响因素及优化 | 第69-72页 |
| ·基于MODIS遥感数据的地表温度反演 | 第72-87页 |
| ·温度反演原理 | 第72-74页 |
| ·温度反演算法 | 第74-82页 |
| ·辐射率的确定 | 第82-85页 |
| ·算法实现 | 第85-87页 |
| ·基于MODIS数据的地面相对湿度的反演 | 第87-94页 |
| ·相对湿度遥感监测的常规方法 | 第87-89页 |
| ·基于温度/植被指数(TVX)的相对湿度反演 | 第89-93页 |
| ·地面相对湿度反演模型的建立 | 第93-94页 |
| ·小结 | 第94-96页 |
| 5 区域水量蒸散遥感反演模型的构建 | 第96-106页 |
| ·水量蒸散研究的方法 | 第96-102页 |
| ·常规方法 | 第97-101页 |
| ·遥感技术方法 | 第101-102页 |
| ·流域年蒸散量遥感模型 | 第102-103页 |
| ·实际蒸散遥感模型的建立 | 第103-105页 |
| ·小结 | 第105-106页 |
| 6 区域水资源动态变化遥感定量测算模型的构建及应用分析 | 第106-121页 |
|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平衡 | 第106-113页 |
| ·区域水资源状况 | 第106页 |
| ·地表水资源量 | 第106-108页 |
| ·地下水资源量 | 第108-111页 |
| ·石羊河流域水资源总量 | 第111页 |
| ·区域水资源总量平衡方程的构建 | 第111-113页 |
| ·流域水资源动态变化的遥感定量测算模型 | 第113-114页 |
| ·实验结果与讨论 | 第114-116页 |
| ·模型应用与精度分析 | 第116-120页 |
| ·流域降水与蒸散差值的遥感定量测算 | 第116-118页 |
| ·流域水资源量的动态变化遥感定量测算 | 第118-119页 |
| ·石羊河流域近4年的水资源年际变化遥感测算 | 第119-120页 |
| ·小结 | 第120-121页 |
| 7 主要研究成果及结论 | 第121-124页 |
| ·主要研究成果 | 第121-122页 |
| ·结论 | 第122-12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24-134页 |
| 读博士期间完成的科研情况 | 第134-136页 |
| 致谢 | 第1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