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22页 |
·人造血管的研究现状 | 第11-17页 |
·人造血管的历史 | 第11-12页 |
·人造血管的性能要求和表征指标 | 第12-13页 |
·人造血管采用的材料和加工方法 | 第13-14页 |
·国外人造血管的发展 | 第14-16页 |
·国内人造血管的发展 | 第16-17页 |
·自身隐静脉复合血管外支架移植手术的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方法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目的 | 第18页 |
·研究方法设想 | 第18-19页 |
·本课题的意义 | 第19-20页 |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及创新点 | 第20-22页 |
·本论文的内容安排 | 第20页 |
·本课题的创新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本课题使用的材料及其选择 | 第22-27页 |
·几种常用的血管外支架材料 | 第22-24页 |
·聚酯 | 第22-23页 |
·真丝 | 第23页 |
·可生物降解材料聚乙丙交酯(PGLA) | 第23-24页 |
·本课题中血管外支架材料的选择 | 第24-27页 |
·血管外支架原材料的选择 | 第24-25页 |
·血管外支架纱线结构形式的选择 | 第25页 |
·血管外支架织物结构形式的选择 | 第25-27页 |
第三章 血管外支架的几何建模及孔隙率的计算方法 | 第27-32页 |
·ISO7198标准介绍的孔隙率计算方法 | 第27页 |
·纬编平针血管外支架孔隙率的计算新方法 | 第27-29页 |
·纬编平针织物的几何模型的研究发展状况 | 第27-28页 |
·一般理论分析 | 第28-29页 |
·实验验证 | 第29-30页 |
·讨论与分析 | 第30-31页 |
·结论 | 第31-32页 |
第四章 血管外支架的力学建模及径向顺应性的计算方法 | 第32-35页 |
·引言 | 第32页 |
·血管外支架的力学建模 | 第32-33页 |
·径向顺应性的计算方法的导出 | 第33-35页 |
第五章 血管外支架的研制及其性能研究 | 第35-64页 |
·编织设备与原理 | 第35-38页 |
·成圈机件 | 第35-38页 |
·编织成圈过程及其问题 | 第38页 |
·血管外支架的性能研究 | 第38-64页 |
·弯纱深度的影响 | 第39-49页 |
·牵拉力的影响 | 第49-55页 |
·给纱张力的影响 | 第55-57页 |
·不同纱线直径的影响 | 第57-63页 |
·各因素的综合影响 | 第63-64页 |
第六章 血管外支架的动物实验 | 第64-74页 |
·实验的材料与方法 | 第64-68页 |
·实验材料 | 第64-65页 |
·实验方法 | 第65-68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68-73页 |
·移植静脉即刻与远期通畅率 | 第68页 |
·血流动力学的变化 | 第68-70页 |
·移植静脉组织形态学变化 | 第70-73页 |
·结论 | 第73-74页 |
第七章 结论 | 第74-75页 |
第八章 本课题的不足与展望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附录 | 第80-9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