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建立我国独立担保制度
导言 | 第1-11页 |
第一章 独立担保的一般原理 | 第11-25页 |
第一节 独立担保的产生及特征 | 第11-15页 |
一、 独立担保的产生 | 第12-13页 |
二、 独立担保的特征 | 第13-15页 |
第二节 独立担保的形式 | 第15-22页 |
一、 银行独立保函 | 第15-17页 |
二、 备用信用证 | 第17-19页 |
三、 与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9-21页 |
四、 独立担保的术语 | 第21-22页 |
第三节 独立担保的结构和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2-25页 |
一、 简单担保和复杂担保的结构 | 第22-23页 |
二、 独立担保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我国独立担保的立法及问题 | 第25-33页 |
第一节 我国独立担保的立法现状 | 第25-30页 |
一、 法律对独立担保的规定 | 第25-27页 |
二、 部门规章对独立担保的规定 | 第27-29页 |
三、 各商业银行的内部规定 | 第29-30页 |
第二节 我国独立担保中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一、 立法上的问题 | 第30-31页 |
二、 实践上的问题 | 第31-33页 |
第三章 对独立担保国际立法的考察 | 第33-55页 |
第一节 涉及独立担保的国际惯例和公约 | 第33-39页 |
一、 国际惯例 | 第34-37页 |
二、 国际公约 | 第37-39页 |
第二节 受益人的权利义务 | 第39-44页 |
一、 请求付款的权利 | 第39-42页 |
二、 受益人必须及时请求付款 | 第42-43页 |
三、 索款权利的转让 | 第43-44页 |
第三节 申请人的权利义务 | 第44-48页 |
一、 申请止付的权利 | 第45-46页 |
二、 在担保人付款后的追索权利 | 第46-47页 |
三、 缴费义务 | 第47页 |
四、 提供反担保义务 | 第47-48页 |
第四节 担保人的权利义务 | 第48-55页 |
一、 担保人对申请人的权利义务 | 第48-51页 |
二、 担保人对受益人的权利和义务 | 第51-55页 |
第四章 建立我国独立担保制度的建议 | 第55-63页 |
第一节 扩大对《担保法》第 5 条的解释 | 第55-56页 |
第二节 司法解释明确独立担保的法律适用 | 第56-60页 |
一、 简单独立担保的法律适用 | 第57-58页 |
二 复杂独立担保的法律适用 | 第58-60页 |
第三节 部门规章对独立担保作出具有操作性规定 | 第60-62页 |
一、 明确独立担保的独立性 | 第60页 |
二、 明确独立担保的担保人和形式 | 第60-61页 |
三、 明确担保人支付的条件 | 第61页 |
四、 明确规定欺诈的认定和担保人止付的条件 | 第61页 |
五、 明确申请人可以采取的救济措施 | 第61-62页 |
第四节 加入国际公约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