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导论 | 第1-11页 |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4页 |
| ·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的发展状况 | 第12-21页 |
| ·根据空间结构划分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 第13-14页 |
| ·根据配位原子划分的金属有机配位聚合物 | 第14-21页 |
| ·含氮杂环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 第14-17页 |
| ·含CN有机配体的聚合物 | 第17页 |
| ·含O杂环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 第17-18页 |
| ·含S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 第18-19页 |
| ·含两种配体的配位聚合物 | 第19-20页 |
| ·含双中心的配位聚合物 | 第20-21页 |
| ·氧簇-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发展状况 | 第21-24页 |
| 第二章 研究方法和方案 | 第24-32页 |
| ·分子设计 | 第24-27页 |
| ·中心离子(模板)的选择 | 第25-26页 |
| ·配体(构件)的选择 | 第26-27页 |
| ·酸根离子的选择 | 第27页 |
| ·合成方法 | 第27-30页 |
| ·均相法 | 第27-28页 |
| ·溶剂热法 | 第28-30页 |
| ·水热法及其一些性质 | 第29页 |
| ·水热与溶剂热合成化学的特点 | 第29-30页 |
| ·水热与溶剂热体系的成核 | 第30页 |
| ·反应条件的控制 | 第30-31页 |
| ·表征方法 | 第31-32页 |
| ·物相鉴定 | 第31页 |
| ·晶体结构的表征 | 第31页 |
| ·导电性能的表征 | 第31-32页 |
| 第三章 实验部分 | 第32-36页 |
| ·仪器与药品 | 第32页 |
| ·仪器 | 第32页 |
| ·药品 | 第32页 |
| ·配体的合成 | 第32-33页 |
| ·8-羟基喹啉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 第32-33页 |
| ·5-甲醛基-8-羟基喹啉合成过程 | 第33页 |
| ·无机-有机杂化材料的合成 | 第33-34页 |
| ·金属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33-34页 |
| ·金属-氧簇配位聚合物的合成 | 第34页 |
| ·产物晶体的化学组成测定 | 第34-35页 |
| ·单晶结构测定 | 第35页 |
| ·性能测定 | 第35-36页 |
| ·晶体的反射光谱测定 | 第35页 |
| ·晶体的热分析 | 第35-36页 |
|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 第36-57页 |
| ·配体合成结果的讨论 | 第36-37页 |
| ·合成条件 | 第36页 |
| ·分析鉴定 | 第36-37页 |
| ·配位聚合物的结果与讨论 | 第37-55页 |
| ·[Co(μ_2-bpy)V_2O_6]晶体的结果与讨论 | 第38-44页 |
| ·合成 | 第38页 |
| ·化学组成的测定 | 第38页 |
| ·热分析 | 第38-39页 |
| ·[Co(μ_2-bpy)V_2O_6]晶体结构 | 第39-41页 |
| ·[Co(μ_2-bpy)V_2O_6]晶体结构描述 | 第41-43页 |
| ·光学能隙 | 第43-44页 |
| ·(C_4H_4N_2)Ni_2(H_2O)_2.V_4O_(12)晶体的结果与讨论 | 第44-50页 |
| ·合成 | 第44页 |
| ·化学组成的测定 | 第44-45页 |
| ·热分析 | 第45页 |
| ·(C_4H_4N_2)Ni_2(H_2O)_2.V_4O_(12)晶体结构 | 第45-47页 |
| ·(C_4H_4N_2)Ni_2(H_2O)_2.V_4O_(12)晶体结构描述 | 第47-49页 |
| ·光学能隙 | 第49-50页 |
| ·(C_(12)H_(12)N_2)Co.V_2O_6晶体的结果与讨论 | 第50-55页 |
| ·合成 | 第50页 |
| ·化学组成的测定 | 第50页 |
| ·热分析 | 第50-51页 |
| ·(C_(12)H_(12)N_2)Co.V_2O_6晶体结构 | 第51-53页 |
| ·(C_(12)H_(12)N_2)Co.V_2O_6晶体结构描述 | 第53-55页 |
| ·光学能隙 | 第55页 |
| ·反应条件的讨论 | 第55-57页 |
| ·温度对晶体形成的影响 | 第55-56页 |
| ·配比对晶体形成的影响 | 第56页 |
| ·pH值对晶体形成的影响 | 第56-57页 |
| 结论 | 第57-58页 |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 附录 | 第64-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