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小说与西方荒诞思潮
导论 作为一个文化过程的缩影 | 第1-23页 |
一、 研究历史的回顾 | 第7-13页 |
二、 问题的提出 | 第13-18页 |
三、 论题的意义与研究的方法 | 第18-23页 |
第一章 又见西学东渐 | 第23-42页 |
一、 疯狂的传播:荒诞思潮接受的历史前提 | 第23-28页 |
二、 趋同的心态:荒诞思潮接受的现实状况 | 第28-33页 |
三、 荒诞:人类存在的困境 | 第33-42页 |
第二章 不同历史情境下的荒诞性 | 第42-62页 |
一、 小说叙事的合理性前提 | 第42-46页 |
二、 主体的变形:从宗璞的小说说起 | 第46-52页 |
三、 分裂与消解:反观个体存在的历史处境 | 第52-62页 |
第三章 不同文化空间中的荒诞感 | 第62-79页 |
一、 小说叙事的文化约定性 | 第62-65页 |
二、 局内与局外:作为一种时代情绪的存在 | 第65-73页 |
三、 把玩荒诞:作家的现实策略与超然心态 | 第73-79页 |
第四章 先锋姿态与荒诞意识 | 第79-96页 |
一、 存在的荒诞:先锋小说形式中的哲理 | 第79-87页 |
二、 悖离与逃避:先锋小说家的姿态 | 第87-96页 |
第五章 荒诞小说的范本 | 第96-116页 |
一、 极端的反抗:残雪小说的存在方式 | 第96-105页 |
二、 人本的困境:史铁生小说的荒诞意识 | 第105-116页 |
结语 文学的力量 | 第116-12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后记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