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英文摘要 | 第6-7页 |
导言 | 第7-8页 |
第一章 如实陈述义务否定论述评 | 第8-19页 |
一. 如实陈述义务与无罪推定 | 第8-12页 |
(一) 无罪推定之推定的概念 | 第8页 |
(二) 无罪推定与无罪推定之推定的界线 | 第8-10页 |
(三) 无罪推定之推定的限制 | 第10-11页 |
(四) 如实陈述义务与无罪推定 | 第11-12页 |
二. 如实陈述义务与刑讯逼供 | 第12-14页 |
(一) 刑讯逼供简史 | 第12页 |
(二) 关于导致刑讯逼供原因的论点简述 | 第12-13页 |
(三) 刑讯逼供与如实陈述义务没有必然联系 | 第13-14页 |
(四) 沉默权与刑讯逼供的预防 | 第14页 |
三. 如实陈述义务与人权保护 | 第14-19页 |
(一) 如实陈述义务侵犯人权论简述 | 第14-15页 |
(二) 如实陈述义务与国际条约的冲突 | 第15页 |
(三) 如实陈述义务与三代人权观 | 第15-17页 |
(四) 如实陈述义务与言论自由 | 第17页 |
(五) 沉默权与个人安全权--从另一角度看如实陈述义务与人权 | 第17-19页 |
第二章 如实陈述义务的存在根据 | 第19-34页 |
一. 如实陈述义务是自然义务 | 第19-27页 |
(一) 关于人格尊严的争论 | 第19-20页 |
(二) 自在之人格尊严与自为之人格尊严 | 第20页 |
(三) 应然的人格尊严与实然的人格尊严 | 第20-22页 |
(四) 自然权利与自然义务 | 第22-23页 |
(五) 从人格尊严到自然权利和自然义务是否循环论证 | 第23-24页 |
(六) 国家与自然权利.自然义务 | 第24-25页 |
(七) 如实陈述义务是否道德义务 | 第25-26页 |
(八) 如实陈述义务是自然义务 | 第26-27页 |
二. 如实陈述义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 第27-34页 |
(一) 国家侵权与刑事诉讼法的近代变迁 | 第27-31页 |
(二) 个人侵权和刑事诉讼法的当代走向 | 第31-34页 |
第三章 如实陈述义务的功能 | 第34-46页 |
一. 如实陈述义务能够提高破案率 | 第34-37页 |
(一) 如实陈述义务能否提高破案率的争论 | 第34-35页 |
(二) 如实陈述义务与沉默权之效率比较 | 第35-36页 |
(三) 非自愿如实陈述与辩诉交易的比较 | 第36页 |
(四) 人们为什么会选择低效率的沉默权 | 第36-37页 |
二. 如实陈述义务能够加强刑罚的威慑力 | 第37-39页 |
(一) 刑罚威慑力的实现途径 | 第37-38页 |
(二) 如实陈述义务对刑罚及时性的影响 | 第38-39页 |
(三) 如实陈述义务对刑罚确定性的影响 | 第39页 |
(四) 如实陈述义务和沉默权在刑罚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差别 | 第39页 |
三. 如实陈述义务能够醇化道德风尚 | 第39-42页 |
(一) 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 第39-40页 |
(二) 道德教化的重要性--从预防犯罪角度观之 | 第40-41页 |
(三) 如实陈述义务.沉默权与道德教化 | 第41-42页 |
四. 如实陈述义务能够保障诉讼公正与诉讼经济 | 第42-46页 |
(一) 如实陈述义务与程序公正 | 第42-44页 |
(二) 如实陈述义务与实体公正 | 第44页 |
(三) 如实陈述义务与诉讼经济 | 第44-46页 |
第四章 如实陈述义务的制度重构 | 第46-58页 |
一. 如实陈述义务的法制前提 | 第46-50页 |
(一) 如实陈述义务为什么需要法制支持 | 第46页 |
(二) 司法独立 | 第46-47页 |
(三) 直接言词原则 | 第47页 |
(四) 侦查公开制度 | 第47-49页 |
(五) 侦押分立制度和人身检查制度 | 第49页 |
(六) 证据开示制度 | 第49-50页 |
二. 如实陈述义务的例外 | 第50-53页 |
(一) 如实陈述义务为什么会有例外 | 第50页 |
(二) 暴政例外 | 第50-51页 |
(三) 制度瑕疵例外 | 第51页 |
(四) 程序违反例外 | 第51-52页 |
(五) 自诉例外 | 第52-53页 |
(六) 未成年人犯罪例外 | 第53页 |
(七) 无因例外 | 第53页 |
三. 如实陈述义务的履行过程 | 第53-58页 |
(一) 犯罪嫌疑人的羁押 | 第53-54页 |
(二) 第三人的选择及其权利.义务 | 第54-55页 |
(三) 讯问犯罪嫌疑人 | 第55-56页 |
(四) 非如实陈述的分类及处理 | 第56-58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后记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