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章 绪论 | 第1-18页 |
| ·水性木器涂料的发展 | 第8-9页 |
| ·水性木器涂料的市场及前景 | 第9-11页 |
| ·水性聚氨酯涂料的发展 | 第11-17页 |
| ·水性聚氨酯的成方法 | 第12-14页 |
| ·单组分水性聚氨酯 | 第14-16页 |
| ·单组分线型非交联水性聚氨酯 | 第14页 |
| ·单组分交联水性聚氨酯 | 第14-15页 |
| ·改性水性聚氨酯 | 第15-16页 |
| ·双组分水性聚氨酯 | 第16-17页 |
|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芳香族聚酯二元醇的合成 | 第18-29页 |
| ·实验部分 | 第19-22页 |
|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第19-20页 |
| ·实验部分 | 第20-22页 |
| ·聚酯二元醇的合成步骤 | 第20页 |
| ·聚酯二元醇理论分子量的确定及醇酸投料量的计算 | 第20-21页 |
| ·酸值的测定 | 第21页 |
| ·羟值的测定 | 第21-22页 |
| ·分子量的计算 | 第22页 |
| ·标准溶液的配制 | 第22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22-28页 |
| ·真空时间对聚酯二元醇的酸值和羟值及分子量的影响 | 第22-24页 |
| ·醇摩尔过量对聚酯二元醇酸值和羟值及分子量的影响 | 第24-25页 |
| ·醇摩尔过量和真空时间对合成不同分子量的聚酯二元醇的影响 | 第25-26页 |
| ·不同二元酸对制备聚酯二元醇的影响 | 第26-27页 |
| ·不同二元醇对制备聚酯二元醇的影响 | 第27-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第29-41页 |
| ·实验部分 | 第29-31页 |
| ·实验原料及主要仪器 | 第29-30页 |
| ·实验方法 | 第30-31页 |
| ·水性聚氨酯的合成步骤 | 第30页 |
| ·固含量的测定 | 第30-31页 |
| ·粘度的测定 | 第31页 |
| ·硬度的测定 | 第31页 |
| ·耐水性的测定 | 第31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31-39页 |
| ·乳液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 ·DMBA含量对乳液稳定性的影响 | 第32-33页 |
| ·聚丙二醇醚含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3-34页 |
| ·不同分子量的聚丙二醇醚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4-35页 |
| ·不同小分子醇扩链剂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5-36页 |
| ·小分子醇含量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6页 |
| ·NCO/OH值对乳液及其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6-37页 |
| ·硬酯和软酯的比例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7-38页 |
| ·聚酯种类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38-39页 |
| ·本章小结 | 第39-41页 |
| 第四章 丙烯酸改性水性聚氨酯的制备 | 第41-49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3页 |
| ·实验原料及主要试剂 | 第42页 |
| ·实验方法 | 第42-43页 |
| ·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步骤 | 第42页 |
| ·聚丙烯酸酯乳液与聚氨酯乳液物理共混 | 第42页 |
| ·聚丙烯酸酯Tg的计算 | 第42-4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3-48页 |
| ·聚丙烯酸酯改性水性聚氨酯乳液合成方法的选择 | 第43页 |
| ·乳化剂含量对聚丙烯酸酯乳液的影响 | 第43-44页 |
| ·乳化剂含量对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共混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4-45页 |
| ·Tg对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共混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5-46页 |
| ·聚丙烯酸酯乳液与聚氨酯乳液的混合比例对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6-47页 |
| ·成膜助剂用量对聚丙烯酸酯-聚氨酯共混乳液涂膜性能的影响 | 第47-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五章 结论 | 第49-50页 |
| 参考文献 | 第50-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