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通信论文--通信理论论文--信息论论文--信道编码理论论文

Turbo码的算法及实用化研究

第一章 绪言第1-15页
 §1.1 通信系统概述第8-10页
  §1.1.1 数字通信系统的组成第8页
  §1.1.2 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史第8-10页
 §1.2 差错控制系统第10-11页
  §1.2.1 差错控制系统的分类第10页
  §1.2.2 纠错码的分类第10-11页
 §1.3 信道编码定理第11-13页
 §1.4 纠错码简论第13-15页
  §1.4.1 线性分组码第13页
  §1.4.2 卷积码第13页
  §1.4.3 级联码第13-14页
  §1.4.4 TCM第14页
  §1.4.5 Turbo码第14-15页
第二章 Turbo码的编解码技术第15-25页
 §2.1 Turbo码的编码算法第15-17页
  §2.1.1 卷积码的编码第15页
  §2.1.2 TURBO码的编码第15-17页
 §2.2 Turbo码的译码第17-23页
  §2.2.1 Turbo码的迭代译码原理第18页
  §2.2.2 Turbo码的MAP算法第18-21页
  §2.2.3 Turbo码的其他译码算法第21-22页
  §2.2.4 主要算法的性能比较第22-23页
 §2.3  Turbo码的研究进展第23-25页
  §2.3.1 Turbo码的缺点第23页
  §2.3.2 Turbo码的主要研究方向第23-24页
  §2.3.3 Turbo码的应用第24-25页
第三章 Turbo码的性能仿真及分析第25-41页
 §3.1 Turbo码的仿真第25-28页
  §3.1.1 均匀分布随机数的产生第25-26页
  §3.1.2 随机变量的仿真第26页
  §3.1.3 高斯分布随机数的产生第26-28页
 §3.2 Turbo码的交织器对性能的影响第28-34页
  §3.2.1 常用的交织方式第28-30页
  §3.2.2 交织器的性能比较第30-32页
  §3.2.3 交织器的分析方法第32-33页
  §3.2.4 交织器的作用小节第33-34页
 §3.3 Turbo码的译码算法对性能的影响第34-37页
  §3.3.1 不同译码参数法的性能比较第34-35页
  §3.3.2 Turbo码的结构对性能的影响第35页
  §3.3.3 归零处理对Turbo译码的影响第35-37页
 §3.4 Turbo码的一种改善的迭代译码算法第37-41页
  §3.4.1 简介第37页
  §3.4.2 迭代终止判决的标准第37-39页
  §3.4.3 迭代终止判决方法的性能分析第39-40页
  §3.4.4 小结第40-41页
第四章 Turbo码的硬件设计第41-49页
 §4.1 EDA技术的介绍第41-43页
  §4.1.1 数字系统硬件设计概述第41页
  §4.1.2 可编程逻辑器件介绍第41页
  §4.1.3 VHDL简介第41-43页
 §4.2 Turbo码交织器的VHDL设计第43-46页
  §4.2.1 Turbo码编码器的设计思路第43页
  §4.2.2 交织器的CPLD设计与仿真第43-46页
 §4.3 Turbo码编码器的VHDL设计第46-49页
  §4.3.1 电路结构图第46页
  §4.3.2 各模块的设计第46-47页
  §4.3.3 编码器设计中的一些关键问题第47页
  §4.3.4 编码器的仿真波形图第47-49页
附录一: α_k~1(m)和β_k(m)的推导公式第49-51页
附录二: 参考文献第51-54页
附录三: 研究生期间所发表文章目录第54-55页
附录四: 致谢词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近50年全球气候背景下青藏高原温度变化特征分析
下一篇:卫星可见光云图上日食阴影订正的方法研究及其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