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若干模式生物基因组中ORF、Intron和Exon的识别与特征研究

引言第1-10页
第一章 生物信息学与基因结构第10-17页
 1 生物信息学第10-13页
   ·生物学数据库第11页
   ·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内容第11-13页
 2 基因的一般特征第13-17页
   ·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第13-14页
   ·真核生物的基因结构第14-17页
第二章 基因识别基础及目前的算法评价第17-21页
 1 基因识别基础第17-18页
 2 目前存在的识别算法及其计算精度第18-21页
第三章 参数定义第21-26页
 1 非均匀指标(IHI)第21页
 2 多样性增量第21-22页
 3 多样性增量的推广第22-24页
 4 算法精度评估系数第24-26页
第四章 酵母基因组中ORF的识别及特征研究第26-39页
 1 数据库第27页
 2 结果和讨论第27-39页
   ·框架随机性和独立性第27-30页
   ·ORF重叠的统计分析第30-31页
   ·第一ATG规则第31-35页
   ·编码倾向性预测第35-36页
   ·假ORF的判别第36-39页
第五章 线虫基因组中外显子与内含子序列特征研究第39-46页
 1 数据库第39页
 2 非均匀性指标的推广第39-40页
 3 统计与分析第40-45页
   ·同类组合第40-43页
   ·异类组合第43-45页
 4 讨论第45-46页
第六章 大肠杆菌、酵母和线虫基因组中ORF和exon的识别第46-55页
 1 数据库第46-47页
 2 方法第47-48页
 3 结果第48-50页
   ·大肠杆菌和酵母基因组中ORF和基因间序列的识别第48-49页
   ·线虫基因组中内含子、外显子及基因间序列的识别第49-50页
 4 讨论第50-55页
第七章 几种模式生物和人类基因的剪切位点的预测及Intron和Exon的识别第55-70页
 1 数据库第56-57页
 2 识别算法的参数定义第57-58页
 3 基于多样性增量的二次判别分析法(IDQD)方法第58-60页
 4 结果第60-67页
   ·衡量预测精度的敏感性、特异性系数与预测正确的百分数第60页
   ·应用2-fold交叉检验的预测结果第60-62页
   ·应用10-fold交叉检验的预测结果第62-64页
   ·与GeneSplicer的比较第64-67页
 5 讨论第67-70页
进一步工作思路第70-73页
参考文献第73-79页
英文摘要第79-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无症状非吸烟者肺HRCT定量分析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下一篇:日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及阴离子添加剂在围产期奶牛上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