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中国哲学论文--先秦哲学(~前220年)论文--儒家论文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初探

一.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发生第1-16页
 (一) 人学思想的萌芽--原始宗教中的人文基因第9-11页
 (二) 人学思想的土壤--人学思想发生的地缘因素第11-12页
 (三) 人学思想的源头--周代的礼乐文化第12-15页
 (四) 礼崩乐坏的影响第15-16页
二.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内容第16-60页
 (一) 天人关系论--先秦儒家人学的理论基石第17-32页
  1 早期人的自我发现第17-19页
  2 人的主体性的发展第19-22页
  3 “人道”合于“天道”的天人关系第22-32页
   (1) 天人合一第22-24页
   (2) 天道与人道合一第24-28页
   (3) “天道”秩序的“人道”规范第28-32页
 (二) 人性论--先秦儒家人学的内向求索第32-45页
  1 “性”与“人性”第32-33页
  2 由自然人性论向道德人性论转化第33-37页
  3 转化的内在原因第37-43页
  4 道德人性论的实质第43-45页
 (三) 理想人格的进入--先秦儒家人学的终极价值第45-60页
  1 圣王合一的政治思想第45-48页
  2 现实中人的分化第48-51页
  3 理想人格的层次第51-56页
   (1) 圣贤人格第52-55页
   (2) 君子人格第55-56页
  4 理想人格的进路第56-60页
三.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地位和价值第60-68页
 (一) 先秦儒家人学是中国人学思想的基源第60-63页
  1 它为后世儒家人学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第60-62页
  2 它是中国人学史上的重要环节第62-63页
 (二)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价值及评价第63-68页
  1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价值第63-65页
  2 先秦儒家人学思想的价值评价第65-68页
四. 结语第68-70页
注释第70-75页
参考文献第75-80页
后记第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济南市农村小学教师工作满意度的调查研究
下一篇:时态拓扑关系及其在地籍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应用研究